[实用新型]入耳式蓝牙耳机充电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9959.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千幻魔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4 | 代理人: | 毛有帮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耳机 容置腔 充电 充电座 按键 电路板 可充电电池 壳体表面 触针 顶出 壳体 平齐 充放电电路模块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容置腔内壁 伸出 充电接口 弹性复位 体表面具 便携性 电连接 磁铁 磁吸 放入 盖体 吸附 蓄能 置放 取出 外出 携带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壳体,壳体表面具有容置腔,蓝牙耳机放入容置腔后与壳体表面平齐,壳体内及蓝牙耳机内分别设有相互吸附的磁铁,壳体上还设有可弹性复位的按键,按键的端部可伸出容置腔底部并将蓝牙耳机顶出容置腔;壳体内还设有带充放电电路模块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充电接口、充电触针,充电触针伸出容置腔内壁用于对蓝牙耳机接触充电。蓝牙耳机置放于容置腔内,且表面与壳体表面平齐,并通过磁吸紧密结合,而取出操作可通过按键顶出完成,无需设置盖体,蓝牙耳机在携带过程中也不易脱离容置腔,结构简单;可充电电池可蓄能,在外出过程中可多次为蓝牙耳机充电,提高了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充电座,尤其是一种便携且结构新颖的蓝牙耳机充电组件。
背景技术
入耳式蓝牙耳机因体积小、佩戴方便而备受使用者喜爱,其中,真无线 (TWS)双耳蓝牙耳机彻底摆脱了线的困扰,是目前最受市场青睐的蓝牙耳机。由于其体积较小且续航时间有限,导致充电和存放较为不便,尤其外出使用时,蓝牙耳机电量用完后需要找到充电的地方充电后才能继续使用,且需要同时携带充电线,影响外出使用的便携性。针对此问题,市面已出现便携式充电座,可对蓝牙耳机进行存储和充电,但这类充电座结构均是盒体式,即蓝牙耳机卡放于充电座上(为方便取放,蓝牙耳机的上端均凸出于充电座),并在充电座上方均铰接一盖体,而设置盖体的目的,既用于防止蓝牙耳机掉落,方便携带,又用于压紧蓝牙耳机,避免充电时接触不良;受这种结构的限制,市面上已有的充电座在结构及外形上高度趋同,已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且结构新颖的入耳式蓝牙耳机充电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入耳式蓝牙耳机充电座,包括蓝牙耳机及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壳体,壳体表面具有凹陷的用于置放蓝牙耳机的容置腔,蓝牙耳机放入容置腔后与壳体表面平齐,壳体内对应容置腔的区域以及蓝牙耳机内分别设有相互吸附的磁铁,壳体上还设有可弹性复位的按键,所述按键的端部可从内向外伸出容置腔底部并将蓝牙耳机顶出容置腔;壳体内还设有带充放电电路模块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充电接口、充电触针,所述充电触针伸出容置腔内壁用于对蓝牙耳机接触充电。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蓝牙耳机置放于容置腔内,且表面与壳体表面平齐,并通过磁吸紧密结合,而取出操作可通过按键顶出完成,相比现有结构而言,无需设置盖体,蓝牙耳机在携带过程中也不易脱离容置腔,结构得到简化;而可充电电池可蓄能,在外出过程中可多次为蓝牙耳机充电,提高了便携性。
进一步,所述按键设于壳体的底部,壳体底部具有安装按键的内凹的沉台,所述按键包括按压板及垂直于按压板背面的连动片,按压板背面与沉台的底面之间夹置有复位弹簧,连动片穿过沉台的底面并可竖向穿入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按压板背面还绕周均布有垂直于按压板的倒扣,倒扣穿过沉台的底面并可对按键的复位高度进行限位。按键设于壳体底部,不仅使得自下而上的顶出结构设计简单,而且不易发生误触;复位弹簧式的按键,机械按键结构简单、稳定,且易于生产。
进一步,所述壳体呈平底蛋形,所述容置腔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壳体的上半部分,而壳体顶部还左右对称分布有凸出于壳体的透光装饰片,且壳体内对应透光装饰片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指示灯。基于壳体、蓝牙耳机及透光装饰片的形状、结构设计,可分别用于仿形卡通形象的身体、眼睛和耳朵,只需变换不同表面图形,即可实现多种卡通形象外形,使得造型丰富,可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及充电座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及充电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千幻魔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千幻魔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9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子烟充电器铝外壳
- 下一篇:一种应急储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