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合锚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1078.4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3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春;王福科;刘霁宁;太祖华;杨建义;马文可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502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持器 套筒 钉身 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 锚钉本体 上端 缝合 适配 本实用新型 锚钉系统 侧孔 排气 灌注 内部中空 位置相对 骨表面 灌注孔 排气孔 钉头 骨质 开孔 锚钉 通孔 连通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缝合锚钉系统,包括:锚钉本体,把持器,把持器套筒,开孔针,套筒排气灌注帽;锚钉本体包括:钉头和钉身;锚钉本体上设有横向的通孔和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孔;钉身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侧孔连通;把持器套筒内部中空,其上端与钉身尾部相适配;当把持器套筒上端与钉身尾部连接时,把持器套筒内部与第一空腔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把持器相适配;把持器长度大于第二空腔的长度;套筒排气灌注帽上端与把持器套筒下端相适配,且设有灌注孔和排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对骨质产生切割的情况下,将缝合锚钉牢固地固定于骨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合锚钉系统。
背景技术
缝合锚钉是一种外科手术中用于连接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和骨的微型植入物,它植入骨中并将缝线固定于骨中,通过缝针将缝线穿过软组织,缝线打结后将软组织固定于锚钉上,即固定于骨表面,就可将软组织与骨重新连接,促进软组织和骨之间自然的生物学愈合。
现有的缝合锚钉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旋入式缝合锚钉,这种锚钉类似于家庭用普通螺钉的下半部分,其尾部有两个小孔眼,供缝合线穿过。它通过外表类似于螺丝刀的锚钉起子旋入骨内或预钻的骨孔内;另一种为锁定式缝合锚钉,该锚钉的孔眼同样位于其尾部,但其表面没有螺纹,它通过专用的插入器推入预钻的骨孔内,通过尾翼和插入骨孔后锚钉形态的改变来达到固定的目的。
上述缝合锚钉的固定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在于,当在骨质疏松的骨表面固定软组织时,缝合锚钉很容易发生松动,导致软组织固定失效。老年肩袖损伤时此现象更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形态的缝合锚钉,但这些缝合锚钉在植入后,均会对骨质产生切割,损伤骨表面,一段时间后同样会导致软组织固定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缝合锚钉系统,能够在不对骨质产生切割的情况下,将缝合锚钉牢固地固定于骨表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缝合锚钉系统,包括:锚钉本体,把持器,把持器套筒,开孔针,套筒排气灌注帽,缝合线;所述锚钉本体包括:钉头和钉身;所述钉头上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缝合线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所述锚钉本体侧壁上还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孔;所述钉身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侧孔连通,第一空腔与侧孔的连通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针的直径;所述把持器套筒内部中空,且把持器套筒上端与所述钉身的尾部相适配;当所述把持器套筒上端与所述钉身的尾部连接时,所述把持器套筒内部与所述第一空腔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把持器相适配;所述把持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空腔的长度,开孔针的长度大于第二空腔的长度;所述套筒排气灌注帽上端开口,且套筒排气灌注帽的上端与所述把持器套筒的下端相适配;所述套筒排气灌注帽上设有灌注孔和排气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孔针导向器;所述开孔针导向器包括弧形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从下往上向外倾斜;所述开孔针导向器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横向尺寸,开孔针导向器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空腔长度的3倍。
进一步地,所述开孔针导向器的尾部还设有第一限位握持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锚钉尾端组件;所述锚钉尾端组件的上端与所述钉身的尾部相适配,锚钉尾端组件的下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孔洞。
优选地,所述锚钉尾端组件为帽状结构;所述锚钉尾端组件上端开口;所述孔洞位于锚钉尾端组件的侧壁与底面的交界处。
优选地,所述钉头的上部为圆锥体形状,钉头的下部为圆柱体形状,且钉头上部的底面与钉头下部的顶面重合;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钉头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钉身表面设有螺纹或者分页状挤压槽;所述钉身的尾部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把持器套筒的外壁为圆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春;王福科;刘霁宁;太祖华;杨建义;马文可,未经郭春;王福科;刘霁宁;太祖华;杨建义;马文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1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微创外科手术持针器
- 下一篇:一种加强固定的界面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