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4925.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鲁建强;陈清;李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天和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8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毛刺 折断 上表面 阻断件 血袋 折芯 红细胞 医疗器械技术 血液流通 血液通路 连接点 内表面 点位 撕口 贴合 应用 损伤 增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部实体和下部实体,且上部实体和下部实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折断,血液通路位于下部实体内且与下部实体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上部实体与下部实体的连接点位于下部实体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惯有的下部实体的形状,从而将上部实体与下部实体的连接点转移至下部实体的上表面,从而保证折断后所产生的毛刺较少,且毛刺不在血液流通的通路上,大大降低了毛刺对红细胞的损伤,并且本实用新型在上部实体的端部还增设了撕口,使得上部实体与下部实体之间更易被折断,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
背景技术
血液采集后,需要进行血液的分类,在进行血液分类时,传统方法是采用手工分离血浆、血小板的操作方式,这种操作方式分离效率低,分离的成分不纯,血小板得率较低,故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利用自动分浆机分离的操作方式代替手工分离的操作方式,但这就引入了新的风险,即需要转移红细胞,而红细胞转移时,会受到折芯折断处毛刺的损伤,造成溶血。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中,上部实体与下部实体的连接点位于下部实体的边沿,折断后会产生大面积的毛刺,并且毛刺位于血液流通的通路上,会产生上述的损伤红细胞而造成溶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部实体和下部实体,且上部实体和下部实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折断,血液通路位于下部实体内且与下部实体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上部实体与下部实体的连接点位于下部实体的上表面,所述上部实体靠近下部实体的一端设有撕口,所述撕口从远离下部实体的一端到靠近下部实体的一端逐渐靠近上部实体的轴心线。
在上述的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中,所述撕口具有两个,且沿上部实体的轴心线对称设置。
在上述的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中,所述撕口与下部实体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60-75度。
在上述的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中,所述下部实体的外表面与下部实体的上表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在上述的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中,所述下部实体靠近上部实体一端厚度是远离上部实体一端厚度1.5倍以上。
在上述的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中,所述上部实体远离下部实体的一端设有定位导向块,所述定位导向块与上部实体一体成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惯有的下部实体的形状,从而将上部实体与下部实体的连接点转移至下部实体的上表面,从而保证折断后所产生的毛刺较少,且毛刺不在血液流通的通路上,大大降低了毛刺对红细胞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在上部实体的端部还增设了撕口,使得上部实体与下部实体之间更易被折断,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血液分类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折芯阻断件折断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折芯阻断件折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断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部实体1、下部实体2、血液通路3、撕口4、定位导向块5、血袋a、折芯阻断件b、毛刺c。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天和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天和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4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