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6222.3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8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夏春雨;高佳慧;江倩云;黄燕;黄志君;郑香玉;陈传志;林剑南;李金连;王浩;彭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28;C02F103/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室 隔室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厌氧折流板 反应装置 养殖废水处理 导流板 分隔板 水桶 连通 厌氧氨氧化菌 本实用新型 定向培养 反硝化菌 间隔布置 水管连通 水流方向 污泥驯化 养殖废水 依次递减 蠕动泵 分割 氨氮 菌群 去除 协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通的进水桶、蠕动泵、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出水桶,所述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设置有五个分隔板,五个分隔板间隔布置并将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割成六个上部相互连通的隔室,六个隔室的体积沿水流方向依次递减;每个隔室中设置有一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隔室分割成两个底部相互连通的上流分室和下流分室,所述下流分室的体积为上流分室体积的三分之一。该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有助于污泥驯化过程中定向培养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协调的菌群,从而提高对养殖废水中的氨氮和COD的去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规模化养猪场迅速发展,其产生的大量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废水具有排放量大、含有高浓度的COD、TN(主要以NH4+-N形式存在)和TP等特点,且常伴有消毒水、重金属、残留的兽药以及各种人畜共患病原体等污染物的特点,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我国环境和农业生态生产造成直接威胁。而养猪业属于微利行业,不可能投入许多资金用于处理废水,目前,多种废水处理方法所需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应用于养殖废水处理,因而养猪废水处理难度大。
废水厌氧处理具有低污泥产量、低运行成本以及低能耗等特点,被公认是最经济的废水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ABR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相对于UASB、IC厌氧处理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有效截留微生物、合理分布的微生物种群特征、抗冲击负荷强、优质的处理效果以及适合处理水质变化较大废水等一系列优点,且ABR反应器具有较好的水力特性,流态接近理想推流态,且与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具有较低的死区百分率。随着ABR对难降解或有毒废水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性能,人们对其越来越关注。对ABR内部作用机理与颗粒污泥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ABR处理复杂废水开展了研究,ABR处理复杂废水的种类很多,包括糖蜜废水、面包酵母生产废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山梨酸废水、草甘膦废水、制革废水、PTA废水等,且COD去除率均在75%以上,但氨氮去除率不高。而养殖废水中氨氮浓度很高,且成分复杂,因而目前利用ABR处理成份复杂的猪场养殖废水报道较少,且仅限于实验探索阶段。目前的实验探索表明,影响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因素较复杂,例如 pH值、有机物浓度及高浓度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等,微生物作用规律与特征不明确,从而导致废水处理效果欠佳,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函待研发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ABR处理高氨氮负荷养殖废水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助于高氨氮和COD养殖废水处理的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通的进水桶、蠕动泵、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出水桶,所述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设置有五个分隔板,五个分隔板间隔布置并将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割成六个上部相互连通的隔室,六个隔室的体积沿水流方向依次递减;每个隔室中设置有一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隔室分割成两个底部相互连通的上流分室和下流分室,所述下流分室的体积为上流分室体积的三分之一。
上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优选的,每个隔室的上端均设有排气孔,每个排气孔均通过管道与出水桶相连。
上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ABR厌氧折流板反应装置,优选的,每个隔室的下端部均设有取泥孔,每个取泥孔套设有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学院,未经龙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62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