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涨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8389.3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0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治;张洪;陈良罡;邓博辉;徐辉;夏瑛;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件 夹持 涨开件 本实用新型 撬杠 安全事故 管道检修 设备领域 相对设置 打滑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涨开器,属于管道检修设备领域。所述管线涨开器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至少一个涨开件。第一夹持件夹持并固定在第一管线上,第二夹持件夹持并固定在第二管线上,第一管线的一端和第二管线的一端相对设置;涨开件连接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互远离。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件夹持并固定第一管线,第二夹持件夹持并固定第二管线,涨开件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撑开进而涨开管线,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避免了撬杠打滑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修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线涨开器。
背景技术
管道包括多段管线以及连接在相邻管线之间的阀门。为了保证管道正常工作时流体不从阀门与管线的连接处泄露,阀门与管线的接触较紧密。阀门损坏需要更换阀门时,难以取出旧阀门或安装新阀门。
现有技术在进行阀门更换时,通过手持撬杠撬动管道,使待更换阀门两侧的管线相互远离,相邻管线之间的间隙增大,便于取出旧阀门,安装新阀门。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使用撬杠撬动管道劳动强度较大,且在撬动过程中撬杠易打滑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线涨开器,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线涨开器,所述管线涨开器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至少一个涨开件;
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并固定在第一管线上,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并固定在第二管线上,所述第一管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管线的一端相对设置;
所述涨开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互远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分别设置有半圆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对接后两个所述半圆孔对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一安装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对接后,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固定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
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上分别设置有半圆孔,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对接后两个所述半圆孔对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管线的第二安装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对接后,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固定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涨开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转动套;
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另一端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设在所述转动套的一端内;
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另一端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设在所述转动套的另一端内;
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线旋向相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涨开件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
所述内筒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另一端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设在所述外筒体的一端内,所述外筒体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筒体的一端设置有T型键,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T型键适配的T型槽,所述T型键限位于所述T型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8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