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管柱打捞矛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8444.9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斌;袁魁;孙鹏杰;黄辅强;石彦强;星宏超;扈金刚;朱延辉;姜荣章;张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支杆 下支杆 主杆 打捞 本实用新型 动力装置 井下管柱 打捞矛 下端 调整连杆 方便维修 连接管柱 推动连杆 运动控制 主杆轴 上端 管柱 收缩 张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管柱打捞矛,连接在管柱上,包括主杆、上支杆、打捞抓、连杆、下支杆和动力装置;主杆连接管柱,上支杆的上端与主杆通过铰约束连接,上支杆的下端与打捞抓的中部通过铰约束连接,打捞抓的下部与下支杆的下端通过铰约束连接,下支杆的中部与上支杆的下部通过铰约束连接,下支杆的上部与连杆的下部通过铰约束连接,动力装置固定在主杆上,推动连杆沿着主杆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连杆的运动控制打捞抓张开和收缩,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性强,方便维修,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管柱打捞矛。
背景技术
在钻井、修井、测井过程中因为管柱断裂、滑脱而导致部分管柱掉落于井眼内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生产作业安全、正常进行,需要将残余管柱取出。
在石油机械行业,通常使用打捞矛打捞残余管柱。目前,主要的打捞方式如下:在打捞工具底部装有公扣或卡口形弹簧片等装置,主要原理是通过该装置底部的公扣或者卡口形弹簧片尝试与断脱的管柱顶部的母扣进行连接,进而对断脱管柱进行打捞作业。由于不同管柱母扣直径不一,通常一种打捞矛对应一种管柱,在打捞不同直径的落物时,需要准备不同打捞矛,增加了钻井或修井成本,也提高了设备购置和保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管柱打捞矛,连接在管柱上,包括主杆、上支杆、打捞抓、连杆、下支杆和动力装置;主杆连接管柱,上支杆的上端与主杆通过铰约束连接,上支杆的下端与打捞抓的中部通过铰约束连接,打捞抓的下部与下支杆的下端通过铰约束连接,下支杆的中部与上支杆的下部通过铰约束连接,下支杆的上部与连杆的下部通过铰约束连接,动力装置固定在主杆上,推动连杆沿着主杆做轴向运动。
优选地,连杆为非刚性材料。
优选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
优选地,动力装置为液压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连杆的运动控制打捞抓张开和收缩,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性强,方便维修,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下管柱打捞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井下管柱打捞矛,该装置能够依靠工具扩张工具钩住断脱管柱内壁台阶,然后上提断脱管柱,完整打捞工作,如图1,该井下管柱打捞矛,连接在管柱上,包括主杆1、上支杆2、打捞抓3、连杆4、下支杆5和动力装置6;主杆1连接管柱,上支杆的上端与主杆1通过铰约束连接,上支杆2的下端与打捞抓3的中部通过铰约束连接,打捞抓3的下部与下支杆5的下端通过铰约束连接,下支杆5的中部与上支杆2的下部通过铰约束连接,下支杆5的上部与连杆4的下部通过铰约束连接,动力装置6固定在主杆1上,推动连杆4沿着主杆5的轴线方向运动,进而控制打捞抓的张开与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断脱管柱为空心管,需要将打捞矛深入空心管内部然后张开,进一步上提,完成打捞工作。本实用新型核心在于主杆1,下支杆5,打捞抓3和上支杆2共同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各部分长度比例与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长度比例类似,通过调整连杆4的运动控制打捞抓3平行张开和收缩。
在一个示例中,连杆4为非刚性材料,能够承受一定弯曲,使动力装置6能够驱动下支杆旋转。
在一个示例中,当处于浅井时,动力装置6可以选用步进电机,通过电路控制连杆4运动。
在一个示例中,当处于深井,动力装置6可以选用液压机,通过管路中液压控制连杆4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8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