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8619.6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雯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雯蕾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朱逸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内窥镜 成像电路 内窥镜 基体表面 立体布线 电气连接线路 电子成像设备 本实用新型 内部环境 细小管道 体积小 柱体 绝缘 观测 | ||
一种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涉及电子成像设备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电子内窥镜体积大的技术问题。该内窥镜包括基体、成像电路,所述基体为绝缘的柱体,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分别固定在基体表面,并且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线路镀在基体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体积小,特别适合观测细小管道内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是常用的用于观测目标物内部状况的器件,比如医用电子内窥镜可用于观察胃内的病灶,工业电子内窥镜可用于观察管道内部环境。
现有电子内窥镜主要由柱形的基体,及安装在基体上的图像传感器、成像电路组成,其中的成像电路的载体通常采用由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FPC板(柔性线路板),电阻、电容、芯片等元件都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安装在FPC板上,由于FPC板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内窥镜的体积也相应的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的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包括基体、成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绝缘的柱体,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分别固定在基体表面,并且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线路镀在基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的周面形成有多个径向凹陷的凹坑,成像电路中的布设在基体周面的各个电子元件分别沉入基体周面的各个凹坑内。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是空心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的表面开设有线槽,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线路分别沉入基体表面的线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舍弃了传统电子内窥镜中常用的柔性线路板,将成像电路中的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线路直接镀在基体表面,从而能减少内窥镜的体积,并且将基体周面的各个电子元件分别沉入基体周面的各个凹坑内,能进一步缩小体积,还能避免电子元件与被测管道的内壁触碰,可靠性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立体布线式电子内窥镜,包括基体1、成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为绝缘的柱体,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分别固定在基体1表面,并且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线路3镀在基体1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电路中包含有图像传感器2,所述图像传感器2固定在基体1的端部,所述基体1的周面形成有多个径向凹陷的凹坑10,成像电路中的布设在基体1周面的各个电子元件4分别沉入基体1周面的各个凹坑1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的表面开设有线槽,成像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线路3分别沉入基体1表面的线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电路为现有技术,在很多电子内窥镜中都有应用,在很多专利文献中也有记载,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0579443的中国专利中就记载的电子内窥镜的成像电路,成像电路中的图像传感器可以采用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所述基体可以采用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或陶瓷等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雯蕾,未经张雯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8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新型极轴校准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微显示屏高清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