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8837.X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广兵;孙宁;陈勇;吕立亚;李冰林;赵奉奎;张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B60R19/18;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支撑柱 汽车防撞装置 左右两侧 滑槽板 减震箱 本实用新型 减震作用 汽车本体 保护杠 移动 活动连接有 减震弹簧 连接座 滑动 穿设 内壁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槽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穿设减震箱的顶板并固定连接有保护杠,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本实用新型当汽车发生碰撞后,保护杠带动支撑柱移动,由于支撑柱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而支撑板在第一滑槽板的内部滑动,因此支撑柱的移动带动支撑板一起移动,通过减震弹簧的减震作用,对汽车的碰撞达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也成了人们出门的基本代步工具,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而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在不断发生着,从而影响着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经济,而汽车的防撞性能决定着汽车的安全性能,因此需要一种汽车防撞装置来增加的汽车的防撞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槽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穿设减震箱的顶板并固定连接有保护杠,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远离支撑柱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减震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板,所述第二滑槽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座铰接,所述汽车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箱,所述第一缓冲箱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缓冲箱,所述第二缓冲箱的顶部与保护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槽板,两个所述第三滑槽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滑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滑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缓冲箱的内壁底部和第二缓冲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一滑槽板的内部,且所述支撑板在第一滑槽板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减震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设置在第二滑槽板的内部,且所述滑块在第二滑槽板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在第三滑槽板的内部,且所述滑板在第三滑槽板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箱的顶部和第二缓冲箱的底部均镶嵌有套筒,且所述支撑杆套接在套筒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8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减小撞击伤害的洒水车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用测距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