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9001.1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天弘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01M29/12;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郭金玉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 互锁电路 驱虫装置 臭氧发生装置 手动控制装置 智能控制组件 臭氧杀菌 继电器组 继电器 手动旋钮开关 物联网控制器 管道连通 控制阀门 灵活控制 手动开关 正常启动 互锁 杀菌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分别与多个控制阀门及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分别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组件和手动控制装置实现控制,所述物联网智能控制组件包括物联网控制器,所述手动控制装置包括手动开关、手动旋钮开关,所述物联网智能控制组件、手动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第一互锁电路、第二互锁电路实现互锁,所述第一互锁电路、第二互锁电路均包括继电器组M,所述继电器组M包括两个继电器,分别为继电器A、继电器B,所述继电器组M的输入端1端口通过所述继电器A的常闭端连接到所述继电器B的控制线圈,所述继电器组M的输入端2端口通过所述继电器B的常闭端连接到所述继电器A的控制线圈,所述继电器A、继电器B的常开端连接后作为继电器组M的输出端3端口;所述物联网控制器的输出端1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互锁电路中继电器组M的输入端1端口,所述第一互锁电路中继电器组M输出端3端口顺序连接臭氧发生装置保护电路、所述臭氧发生装置;所述手动开关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互锁电路中继电器组M的输入端2端口、所述手动旋钮开关的一端,所述物联网控制器的输出端2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互锁电路中的每个继电器组M的输入端1端口,所述手动旋钮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互锁电路中的每个继电器组M的输入端2,所述第二互锁电路中继电器组M的输出端3端口分别连接所述控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智能控制组件包括物联网控制器和相关电源,物联网控制器内集成有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处理器可实现水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数据的设定及上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控制器的型号为USR-IO808系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钮开关包括至少N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互锁电路包括的所述继电器组M的数量与所述手动旋钮的挡位数N一致,所述控制阀门的数量与所述手动旋钮开关的挡位数N一致,每组所述继电器组M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钮开关每挡分别与所述第二互锁电路中的每个继电器组M的输入端2端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互锁电路中继电器组M输出端3端口分别与每个所述控制阀门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总输送管道,所述总输送管道分别通过所述控制阀门与各管道连通,所述总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和多模气压监控表;
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物联网控制器安装于箱体的内部,所述手动开关、手动旋钮开关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循环水管道安装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外侧,所述冷却水箱内安装有循环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硅胶软管或聚四氯乙烯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的输出端口处设置有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保护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杀菌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保护电路包括转换芯片U2,所述转换芯片U2的型号为LM2907系列,所述转换芯片U2的一管脚连接所述水流传感器,所述转换芯片U2的二管脚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U2的三管脚分别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四管脚、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U2的五管脚分别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十管脚、所述物联网控制器、电阻R3、R7、R8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3的一端、继电器K1的1端口,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R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转换芯片U2的八、九管脚连接电压源VCC,所述转换芯片U2的十一、十二管脚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光耦互感器U1的1端口,所述光耦互感器U1的2端口连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互感器U1的3端口,所述光耦互感器U1的4端口分别连接电阻R5、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电阻R9、R10的另一端、继电器K1的2端口、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4、R5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负极,所述继电器K1的3、4端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天弘,未经刘天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90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妇产科用护理包杀菌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防护器材的熏蒸消毒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