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硫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9417.3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黄金国;杨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245 | 分类号: | C03C17/245;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调节杆 二氧化硫 固定套筒 螺栓 密封挡板 横杆 侧壁 玻璃板 顶部中心位置 二氧化硫气体 本实用新型 二氧化硫管 玻璃 扩散 垂直固定 滑动配合 机架结构 上方区域 有效密封 擦伤 硫膜 竖直 焊接 密封 穿过 贯穿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二氧化硫密封装置,它包括用于密封的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顶部中心位置竖直焊接有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穿过固定套筒,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安装在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的机架结构上,所述固定套筒的侧壁上不同高度贯穿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并能够将升降调节杆固定在不同高度,在升降调节杆的上部不同高度侧壁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该装置可以有效密封3#‑4#辊二氧化硫管上方区域,使二氧化硫气体不会往上扩散,而是往玻璃板下扩散,有效的限制了二氧化硫的流向,使得二氧化硫硫膜能够均匀分布在玻璃板板下,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玻璃与辊面的擦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级浮法玻璃退火窑退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氧化硫密封装置,主要用于玻璃流经退火窑前端时,在玻璃板下表面形成二氧化硫硫膜。
背景技术
目前,超薄电子玻璃对玻璃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玻璃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退火窑区域,玻璃板下与辊道产生擦伤造成玻璃板面擦伤。对于板下擦伤二氧化硫膜起到了一个良好保护作用,但二氧化硫膜分布不均匀给玻璃质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损伤。特别在退火窑3#-4#辊处,3#-4#辊上方是敞开区域,二氧化硫在这个区域会向上扩散,无法保证二氧化硫膜分布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二氧化硫密封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密封3#-4#辊二氧化硫管上方区域,使二氧化硫气体不会往上扩散,而是往玻璃板下扩散,有效的限制了二氧化硫的流向,使得二氧化硫硫膜能够均匀分布在玻璃板板下,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玻璃与辊面的擦伤,提高了玻璃的表观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二氧化硫密封装置,它包括用于密封的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顶部中心位置竖直焊接有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穿过固定套筒,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安装在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的机架结构上,所述固定套筒的侧壁上不同高度贯穿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并能够将升降调节杆固定在不同高度,在升降调节杆的上部不同高度侧壁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
所述机架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板上加工有与固定套筒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升降调节杆穿过固定套筒和通孔。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都采用角钢材料制成。
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并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竖直固定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
所述密封挡板设置在退火窑3#-4#辊的正上方35-40mm处;所述机架结构放置在退火窑出口位置的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密封装置,能够用于电子级浮法玻璃的生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在退火窑出口位置的机架上,然后,通过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调节整个机架结构在机架上的左右方向位置,再松开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进而松开升降调节杆与固定套筒之间的连接,使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调节,进而调节密封挡板与退火窑3#-4#辊之间的高度,从而调节密封空间,进而将3#-4#辊上方两侧二氧化硫管敞开区有效的密封,使二氧化硫气体不会往上扩散,而是往玻璃板下扩散,有效的限制了二氧化硫的流向,使得二氧化硫硫膜均匀分布在玻璃板板下,更大程度上减轻了玻璃与辊面的擦伤,提高了玻璃的表观质量。
2、本密封装置设计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能满足因断板问题之后快速拆出,可以上下调节高度,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硫向外扩散的流量,更大程度上增加了玻璃下表面硫膜的厚度,减轻了因玻璃表面硫膜不均匀而造成的玻璃缺陷问题。
3、通过采用上述的固定套筒和升降调节杆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方便的调节密封挡板的高度,进而达到最佳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9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大CVD产品沉膜面积的基板玻璃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洁无机非金属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