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浸渗处理的浸渗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0617.0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4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科涂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08 | 分类号: | B05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宋亚超;李秀琴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渗 上盖 框体 本实用新型 金属表面 卡紧装置 金属网 边框 闭合 侧面设置 固定卡扣 固定上盖 铰链连接 固定件 篮框体 底座 滚轮 铰链 围栏 应用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浸渗处理的浸渗篮,包括底座、框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框体采用铰链连接,上盖沿铰链打开和闭合,所述上盖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用于固定上盖和框体,所述上盖的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浸渗篮框体的底部及四周均设置有金属网,所述上盖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网,所述框体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框体的外围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固围栏。本实用新型的浸渗篮能够有效防止工件与浸渗篮边框碰撞,影响浸渗效果,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的浸渗工艺,并且滚轮的设置能够更方便工人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浸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浸渗处理的浸渗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压铸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从熔融的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金属物质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体积收缩,同时在该过程中,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疏松、气孔和夹杂等缺陷。因此,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加工产品进行密封和补强。浸渗法就是为了这种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工艺,浸渗技术是利用浸渗液在外压力的作用下渗入多孔或者是缝隙中,经过固化反应而达到填补损伤的目的,同时可以达到功能化的用途。浸渗篮是浸渗工艺中常用的工具,现有的浸渗框通常缝隙较大,在浸渗的工艺过程中工件容易与边框发生碰撞,从而容易造成工件的损伤,并且较小的工件在浸渗篮中容易从缝隙中掉落,另一方面通常浸渗篮连工件取出后,体积及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浸渗处理的浸渗篮,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浸渗处理的浸渗篮,包括底座、框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框体采用铰链连接,上盖沿铰链打开和闭合,所述上盖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用于固定上盖和框体,所述上盖的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浸渗篮框体的底部及四周均设置有金属网,所述上盖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网,所述框体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框体的外围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固围栏。
所述上盖边缘和框体的口部边缘均设置有磁铁。
所述浸渗篮底座下方还设置有一组移动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浸渗篮框体和上盖均设置有金属网,能够有效防止工件在浸渗过程中与浸渗篮框架发生碰撞,并且金属网的设置使得同一浸渗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的浸渗工艺;上盖的边缘和框体的口部边缘均设置有磁铁,能够增强上盖与框体的密封性,有效防止在浸渗过程中由于上盖与框体之间的晃动而造成工件浸渗不均匀的问题;移动滚轮的设置方便工人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渗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框体、21-固定卡扣、3-上盖、31-卡紧装置、32-固定件、4-金属网、5-加固围栏、6-磁铁、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科涂装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科涂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0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定子加工用油浸防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铸铁电机机壳均匀上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