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基堤坝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1266.5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5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飞;王晓军;李晓雷;霍辰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鹏飞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20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基 支撑柱 左右两侧 电机 硬层面 悬梁 本实用新型 堤坝加固 钻杆过孔 导杆 导块 堤坝结构 顶部设置 软管 两导杆 定管 和料 料箱 转轴 钻杆 堤坝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基堤坝加固装置,包括硬层面、支撑柱、钻杆、电机和料箱,所述硬层面设置在软基的顶部,硬层面内设置有若干个钻杆过孔,所述钻杆过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两支撑柱之间上方设置有悬梁且固定连接,悬梁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杆且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两导杆之间,电机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块且固定连接,导块套设在导杆上,所述电机内设置有转轴,定管顶部设置有软管且固定连接,所述料箱设置在右侧支撑柱的右端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本装置可在不破坏软基堤坝结构的前提下,对软基堤坝进行加固,并且可针对需要修复加固的区域进行加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堤坝加固装置,具体是一种软基堤坝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堤坝长期受到潮水的冲刷,堤坝内难免会渗水,堤坝渗水后会对堤坝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堤坝硬度下降形成软基堤坝,此时需要对软基堤坝进行加固处理,但是传统的软基堤坝加固时需要挖开堤坝软基部分,会破坏堤坝整体结构,且工程量巨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软基堤坝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基堤坝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基堤坝加固装置,包括硬层面、支撑柱、钻杆、电机和料箱,所述硬层面设置在软基的顶部,硬层面内设置有若干个钻杆过孔,所述钻杆过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两支撑柱之间上方设置有悬梁且固定连接,悬梁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杆且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两导杆之间,电机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块且固定连接,导块套设在导杆上,所述电机内设置有转轴,转轴顶部设置有定管且转动连接,转轴底部设置有钻杆且固定连接;
所述钻杆内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所述定管上方插设在悬梁内,定管顶部设置有软管且固定连接,所述料箱设置在右侧支撑柱的右端且固定连接,软管右侧插设在料箱内并延伸至料箱底部,所述料箱顶部设置有气泵,所述转轴顶部设置有连接套且固定连接,定管底部设置有连接台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台设置在连接套内部,所述转轴内侧上方设置有密封块,密封块顶部与连接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钻杆上设置有旋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管呈六边形柱体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中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台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滚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为波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本装置可在不破坏软基堤坝结构的前提下,对软基堤坝进行加固,并且可针对需要修复加固的区域进行加固,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堤坝结构,且设备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在使用时非常方便,使用时工作量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软基堤坝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软基堤坝加固装置中转轴和定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软基堤坝加固装置中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基、2-硬层面、3-钻杆过孔、4-支撑柱、5-悬梁、6-导杆、7-导块、8-电机、9-定管、10-软管、11-转轴、12-钻杆、13-旋叶、14-气泵、15-料箱、16-连接套、17-连接台、18-密封块、19-密封圈、20-滚珠、21-出料孔、22-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鹏飞,未经杨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1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基联合预压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泥浆固化剂定时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