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2689.9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刘伟;王建刚;许敬;龙海云;徐东;赵方超;唐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熊仁超 |
地址: | 61001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 进水过滤装置 过滤本体 过滤结构 进水结构 蓄水模块 可循环 井口 蓄水 本实用新型 地表植物 固体杂质 植物根系 灌溉用水 多孔板 无动力 蓄水井 节约 回用 桶状 过滤 地下水 雨水 消耗 能源 吸收 | ||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井口(42)处设置的进水过滤结构,所述进水过滤结构包括设置于蓄水井口(42)的进水过滤装置(6),所述进水过滤装置(6)包括:桶状的过滤本体(61),所述过滤本体(61)底部具有过滤多孔板(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61)通过卡接结构与蓄水井口(42)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过滤本体(61)外侧的过滤支撑块(65)和设置于蓄水井口(42)内侧的进口支撑块(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支撑块(65)和进口支撑块(44)为相互配合锲形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多孔板(62)上部设置有过滤填料层(66),所述过滤填料层(66)包括骨料层和细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61)顶部边缘具有若干提环(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61)顶部边缘外侧具有向上延伸的锥状导流凸缘(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缘(64)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井口(42)顶部设置有进水篦板(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26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