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6531.9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董瑞兰;王新泉;李艾芹;乔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4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浮线组织 针织组织 中心区域 组织单元 纺锤形 反针 正针 交替排列 立体结构 电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包括至少一个组织单元,组织单元包括:浮线组织、正针组织、反针组织;浮线组织、正针组织交替排列形成中心区域,反针组织分布在中心区域外侧。本实用新型在电脑横机上通过组织变换的形式体现了立体结构,克服了以往平面类组织单一呆板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组织,具体说,涉及一种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
背景技术
随着羊毛衫设计朝个性化、时尚化趋势发展,组织的变化设计带来的肌理创新已成为羊毛衫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段。
但是,现在羊毛衫组织大多是平面结构,缺少立体空间上的变化,显得平面类组织单一呆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在电脑横机上通过组织变换的形式体现了立体结构,克服了以往平面类组织单一呆板的缺点。
一种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包括至少一个组织单元,组织单元包括:浮线组织、正针组织、反针组织;浮线组织、正针组织交替排列形成中心区域,反针组织分布在中心区域外侧。
进一步,中心区域为纺锤形,中心区域内,横向以一针浮线组织和一针正针组织相互间隔,从中部向两侧浮线组织和正针组织的长度依次递减。
进一步,中心区域的中部,一针浮线组织和一针正针组织相互间隔,共循环两行。
进一步,组织单元包括21列14行线圈。
进一步,浮线组织包括至少一个浮线线圈,正针组织包括至少一个正针线圈,反针组织包括至少一个反针线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在电脑横机上,通过组织变换的形式体现了立体结构,克服了以往平面类组织单一呆板的缺点。该针织组织以其多维立体结构凸显着它的装饰性,展现了针织市场富有创意时尚的元素。
中心区域,以正针组织和浮线组织的形式间隔出现,使得组织单元的线圈密度放松而拉长,而反针组织的密度紧密而减小,形成一种能够突出于反针区域的立体针织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包括至少一个组织单元,组织单元包括:浮线组织A、正针组织B、反针组织C。浮线组织A、正针组织B交替排列形成中心区域,反针组织C分布在中心区域外侧。
中心区域为纺锤形,中心区域内,横向以一针浮线组织A和一针正针组织B相互间隔,从中部向两侧浮线组织A、正针组织B的长度依次递减。
中心区域的中部,一针浮线组织A和一针正针组织B相互间隔,共循环两行。
由于纺锤形的中心区域以正针组织B和浮线组织A的形式间隔出现,使得该单元的线圈密度放松而拉长,而反针组织C的密度紧密而减小,所以形成一种能够突出于反针组织C的立体纺锤形针织组织。
浮线组织A包括至少一个浮线线圈,正针组织B包括至少一个正针线圈,反针组织C包括至少一个反针线圈。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用的纱线成分为羊绒纱线或混纺纱线,通过岛精电脑横机SES122S、12G完成针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6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托架组合件
- 下一篇:一体编织成型的多边体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