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电池套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6586.X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浙敏;谢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北杰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导向 热缩套管 圆柱电池 套膜 膜组件 吸盘 吸盘安装板 导向弹片 上拉 下拉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均布安装 拉膜组件 气缸带动 气缸动作 上下运动 行业需求 膜拉开 拉入 张开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套膜机构在进行圆柱电池套热缩套管膜的时候出现热缩套管膜无法顺利套到圆柱电池上问题,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套膜机构,包括底板、下拉膜组件、上拉膜组件、电池导向组件,所述下拉膜组件的吸盘安装板上安装有4组吸盘,对应的上拉膜组件的吸盘安装板上同样安装有4组吸盘,所述的电池导向组件上装有4个电池导向套,电池导向套四周均布安装八个导向弹片。本机构是利用气缸带动上下拉膜组件的吸盘分别上下运动将热缩套管膜拉开,再通过气缸动作将电池导向组件的导向弹片拉入到张开的热缩套管膜中,然后电池就可由电池导向套进入到热缩套管膜中,完成套膜工作,从而实现了圆柱电池套膜的顺利进行,符合行业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套膜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套膜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圆柱电池的外壳主要是钢壳或者铝壳,因此,为了保护电池,确保电池的金属触点不被金属触碰到而造成短路,在电池的外部需要套一层热缩膜用以保护电池外壳不被划伤和避免短路。套膜机构主要用于电池的套膜设备中,现有圆柱电池套膜设备中,电池套膜机构的实现方式多为送膜机构将热缩膜送入到套膜机构后切断,再通过张开机构将热缩套管膜撑开,然后将电池推入到热缩套管膜内,而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池在推动进入热缩套管膜时,出现卡膜,电池无法顺利进入到热缩套管膜中而导致套膜失败,出现不良品,导致生产浪费,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圆柱电池套膜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套膜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圆柱电池套膜机构,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左侧安装上拉膜组件,所述上拉膜组件的吸盘正下方安装有下拉膜组件,所述下拉膜组件的吸盘与上拉膜组件的吸盘一一上下对应,与上下拉膜组件的4组吸盘对应的右侧,按4个电池导向套与4组吸盘相对的方式,安装电池导向组件,所述电池导向组件的导向滑板上安装4个电池导向套,电池导向套的四周均匀分布安装八个导向弹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拉膜组件和下拉膜组件的吸盘上下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导向组件的导向方式为电池导向套四周的导向弹片进入到热缩套管膜后,电池再通过导向弹片内侧进入到热缩套管膜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弹片八件安装在电池导向套四周,必须尖端全部朝内,形成倒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气缸带动上下拉膜组件的吸盘分别上下运动将热缩套管膜拉开,再通过气缸动作将电池导向组件的导向弹片拉入到张开的热缩套管膜中,然后电池就可由电池导向套进入到热缩套管膜中,完成套膜工作,从而实现了圆柱电池套膜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减少生产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符合社会需求,值得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下拉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拉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池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B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北杰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北杰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6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式电池
- 下一篇:一种增加安装精准度的新能源电池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