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7141.3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9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奇;袁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奇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4/13;H01M10/0525;H01M10/613;H01M10/6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 电池 内部短路 极柱 电流限制组件 正极 本实用新型 传热 负极 安全问题 传统电池 电池内部 短路电流 电连接 负极片 正极片 单片 安全 燃烧 爆炸 小组 | ||
1.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内部正极片与负极片交错设置,隔膜间隔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正极片或者负极片分为多个独立小极片,所述独立小极片数量是另一种极性的极片数量两倍以上,独立小极片的单片面积小于另一种极性极片的单片面积;所述独立小极片被分为N个小组,N为正整数且数值大于1,每组内至少包括一片独立小极片,每组内独立小极片并联再通过电流限制组件连接至电池上相应极性的极柱,另一种极性的极片并联直接连接至电池上相应极性的极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内部正极活性物质为液态状或者气态状;电池内部所述正极片是指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极柱引来电子并将电子提供给正极活性物质的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内部负极活性物质为液态状或者气态状;电池内部所述负极片是指从负极活性物质取走电子并将电子通过外电路输向正极极柱的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小极片采取胶黏、压合的手段与电子绝缘材料复合在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限制组件包括固定于绝缘板上的N个输入端子与L个输出端子,以及连接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限流体,N和L均为正整数且满足关系式N≥L≥1;当N=L时,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一一对应,当N>L时,多个输入端子共用一个输出端子;电池内需要限流的极片与输入端子相连,每个输入端子连接一个限流体,限流体连接至对应的输出端子,输出端子与相应的电池极柱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体为热敏电阻或者熔断丝,限流体几何形状可为丝状、条状、片状、箔状、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体的触发电流值为电池工作温度达到其允许的最高值时,电池以其允许的最大功率放电至容量末期,此时流经限流体的电流值的1.5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正极片或负极片与电流限制组件的输入端子之间、电流限制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电池极柱之间,设置汇流片用于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新型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内部金属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奇,未经何志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71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外短路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吸式抽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