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8731.8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翼泉;吴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片 侧入式背光模组 遮光层 本实用新型 边缘光线 带状结构 画面整体 品位 均匀性 白油 亮带 光源 印刷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包括反射片本体,在所述反射片本体的入光边缘上设有能够减弱边缘光线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沿反射片本体宽度方向设置,在反射片本体的入光边缘上构成带状结构层;所述遮光层为白油材料印刷而成。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可以解决侧入式背光模组靠近光源处光学亮边问题的反射片;本反射片可以解决光学品位亮带的问题,从而保证光学品位的良好,提高画面整体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机,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高档电子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的新宠,其中液晶显示器持续以每年10~20%的速率在发展。平面影像显示器一般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组成。液晶面板需要外来的光来显示图像,背光模组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光,背光模组具有很多为液晶面板提供光的光源,反射片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反射至液晶面板,反射片可以提高光源发出的光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品质。
背光模组目前分为直下式以及侧光式两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学器件主要由光源,导光板,以及相关的光学膜片组成,光学膜片对光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目前的产品向着超薄、超窄边的结构设计,对光源的混光距离越来越小。在设计中发现靠近光源的边容易出现亮带的现象。使整体的画面宏观效果看上很差,特别由于材料的热胀冷缩特性,在低温下,光源的光线没有完全通过导光板反射,而是直接光学膜片反射后,直接通过液晶面板射出,会在液晶屏边缘形成亮带,明暗交替的带状。
参见附图4所示,为普通的光学膜片,在超窄边框的机型中,入光侧很容易出现亮漏光的问题,这是因为靠近光源的部分光的亮度比较高,而窄边的设计不能完全遮盖住这部分强光,导致从侧边会漏光,而强光也会使得光学两侧的出现亮带问题,导致光学品位的不可接受。
针对上述,本申请提供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本反射片可以解决光学品位亮带的问题,从而保证光学品位的良好,提高画面整体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可以解决侧入式背光模组靠近光源处光学亮边问题的反射片;本反射片可以解决光学品位亮带的问题,从而保证光学品位的良好,提高画面整体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包括反射片本体,在所述反射片本体的入光边缘上设有一能够减弱边缘光线的带状遮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层沿反射片本体宽度方向设置,在反射片本体的入光边缘上构成带状结构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为1μm至3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层为白油材料印刷构成。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包括反射片本体,所述反射片本体还包括分布于反射片本体中的多个光扩散粒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光扩散粒子的粒径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扩散粒子掺杂有用于吸收预定颜色光的滤光材料。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包括反射片本体,所述反射片本体的一表面设置X、Y方向的光学网点,且所述X、Y方向,所述光学网点中相邻网点圆心之间的距离d与网点半径r关系满足:d=(2r+0.18)±0.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网点的密度为0.085-0.08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网点的面积率为0.027-0.029%。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8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站立式背光一体机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