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密橡胶制品全自动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3852.1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2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潘盼;朱翔;瞿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朗博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L31/2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型腔 上模 入料 模具 全自动成型 橡胶制品 入料口 连通 精密 本实用新型 环形封闭结构 模具设备 腔外设置 加宽 模腔 腔内 下模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橡胶制品全自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为环形封闭结构,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上模上围绕所述第一型腔开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位于所述入料口和所述第一型腔之间,所述第二型腔靠近所述第一型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型腔连通,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入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精密橡胶制品全自动成型模具在使用时,通过在第一型腔外设置与其连通的第二型腔,入料时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同时入料,同时第二型腔内的料也会流入到第一型腔内,这样就相当于加宽了第一型腔的入料范围,也就保证了模具的模腔内能够入料完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橡胶制品全自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大、车主对车辆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法规对汽车相关总成和系统(如空调系统、制动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等)的工作可靠件要求的日益提高,其结构在不断地改进,新的结构形式不断地出现。
汽车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均使用精密橡胶密封件,由于一些橡胶密封胶尺寸比较特殊,导致现有模具内型腔内比较狭窄,同时在后续注射入料过程中,使得型腔内的入料出现不完整现象,增加了不合格率,导致橡胶密封胶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由于一些橡胶密封胶尺寸比较特殊,导致现有模具内型腔内比较狭窄,同时在后续注射入料过程中,使得型腔内的入料出现不完整现象,增加了不合格率,导致橡胶密封胶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加工效率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精密橡胶制品全自动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密橡胶制品全自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为环形封闭结构,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上模上围绕所述第一型腔开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位于所述入料口和所述第一型腔之间,所述第二型腔靠近所述第一型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型腔连通,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入料口连通,所述下模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型腔相匹配的第三型腔,所述下模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型腔相匹配的第四型腔。通过在第一型腔外设置与其连通的第二型腔,第三型腔外设置与其连通的第四型腔,第一型腔和第三号型腔配合,以及第二型腔和第四型腔配合,入料时上模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及下模的第三型腔和第四型腔同时入料,同时第二型腔和第四型腔内的料也会流入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这样就相当于加宽了第一型腔和第三型腔的入料范围,也就保证了模具的模腔内能够入料完整。
为了防止在模具入料时,料对模腔进行冲刷,使得模腔造成磨损,同时冲刷也降低了料的流动性,严重时会导致入料不完整现象,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位于所述第二型腔和所述入料口之间设置有上挡块,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挡块相对应的下挡块,所述上挡块与所述入料口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型腔连通的导向通道,当合模后,所述上挡块与所述下挡块之间具有间隙。通过上挡块和下挡块的作用,将一部分料由模腔的两端导入,也就降低了对模腔的直接冲刷,同时另一部分料有上挡块和下挡块之间的间隙进入,降低了对模腔的冲刷以及入料不完整的现象。
为了使得模具上模腔内的排气和排料,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位于所述第一型腔的一端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第一型腔连通,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沟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沟槽内。通过在上模设置了与第一型腔连通的沟槽,使得沟槽内气体和余料能够排出,保证了橡胶密封胶的质量。
为了更好的使得模具内模腔后端的排气和排料,进一步地,所述沟槽位于所述第一型腔远离所述入料口的一侧。通过在第一型腔远离入料口的一端设置沟槽,也就是在模腔入料的尾端处,这样就保证了模腔整体都能够进行排气和排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朗博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朗博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3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减震垫橡胶模
- 下一篇:螺杆式推出旋转脱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