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静音配气机构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4355.3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刘建文;陈艺方;程世杰;杨正靖;刘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F01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气机构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减小 静音 凸轮顶杆结构 平滑曲线 设计规则 声音品质 寿命延长 凸轮升程 最大升程 低噪声 高效率 工作段 升程 磨损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静音配气机构及发动机,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为凸轮顶杆结构,且凸轮的升程小于6,本实用新型合理优化凸轮升程,将凸轮的最大升程减小,且根据凸轮的一般设计规则,采用平滑曲线过渡,使得工作段曲线的加速度应尽量平缓,配气机构的冲击、振动、磨损减小,整个配气机构的寿命延长,声音品质提高,进一步保证发动机整体的低噪声、高效率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静音配气机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常用的动力装置,由于发动机是典型的热机,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动力,进出燃料均离不开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发动机的运行与配气机构之间形成具有规律的运动,以保证进气、燃烧、做工等循环的完成。
现有技术中,配气机构比较常见的采用凸轮顶杆结构,利用凸轮的转动(由曲轴通过正时齿轮驱动)带动顶杆并驱动摇臂完成气门的开合,达到控制进排气的目的。凸轮顶杆结构结构简单,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动机;但是,凸轮顶杆的配合结构也是整个配气机构噪声的主要来源。即凸轮型线的设计是配气机构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对整个配气机构的性能和声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这整个发动机的高效率和低噪音运行。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对凸轮进行改进,须将凸轮的升程进行合理化优化,才能既保证发动机良好的动力性能,又能满足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平稳性的要求,从而提高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静音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静音配气机构及发动机,合理优化凸轮升程,且根据凸轮的一般设计规则,采用平滑曲线过渡,使得工作段曲线的加速度应尽量平缓,配气机构的冲击、振动、磨损减小,整个配气机构的寿命延长,声音品质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静音配气机构,所述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为凸轮顶杆结构,且凸轮的升程小于6;凸轮型线的设计是配气机构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对整个配气机构的性能和声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这整个发动机的高效率和低噪音运行;须将凸轮的升程进行合理化优化,才能既保证发动机良好的动力性能,又能满足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平稳性的要求,从而提高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静音品质;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凸轮结构,凸轮升程减小,且根据凸轮的一般设计规则,采用平滑曲线过渡,使得工作段曲线的加速度应尽量平缓,配气机构的冲击、振动、磨损减小,整个配气机构的寿命延长,声音品质提高。
进一步,所述凸轮的升程为5.9031,本结构中的凸轮升程的最佳值适合于较高压缩比的发动机,实现了发动机的高效率、大扭矩和低噪音运行。
进一步,所述配气机构的正时主动齿包括正时主动齿轮本体和沿正时主动齿轮本体轴向延伸形成的轴套(由正时主动齿轮侧面一体成型延伸出轴套,可以理解为轴肩结构),且正时主动齿轮本体通过传动配合外套于曲轴的该轴套形成传动,且正时主动齿轮本体间隙外套于曲轴;现有设计中,正时齿轮直接传动(过盈)压装在曲轴上,由于过盈力以及冷热变形会使正时主动齿轮的齿形会发生变形,在啮合传动时会产生运行不畅等产生的噪音等不利后果,甚至会影响配气的正常进行,从而无法适应比如为了配合高压缩比等所进行的一系列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正时主动齿通过轴套部分与曲轴配合传动,轴套部分将全部承担过传动连接的过盈力,从而正时主动齿轮本体热变形不受约束或者说不受曲轴热膨胀的影响,由于间隙的存在,还具有一定的传动和啮合柔性,抵消由于自身热变形对啮合关系的影响,从而保证了配气机构的传动的顺畅性,进一步保证发动机整体的低噪声、高效率运行。
进一步,正时主动齿轮本体通过过盈传动配合外套于曲轴的所述轴套形成传动,保证了传动以及位置限定,结构简单而紧凑。
进一步,所述曲轴与正时主动齿轮本体对应处加工环形沉槽,该环形沉槽使得正时主动齿轮本体间隙外套于曲轴;当然,也可以将正时主动齿轮本体对应处内圆加工成直径稍大的结构(大于轴套处的配合内径),同样可以实现实用新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4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加工过程中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振低噪声的摩托车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