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254727.2 申请日: 2018-08-04
公开(公告)号: CN208701621U 公开(公告)日: 2019-04-05
发明(设计)人: 马威;黄俊泉;唐国林;谢伟华;吴锡辉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
主分类号: E02B7/02 分类号: E02B7/02;E02B8/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坝体 山体 泥石流沟 方向设置 抗拔桩 拦坝 竖直 泥石流 技术方案要点 治理 本实用新型 重力式 消能 施工 横跨 拦截 占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包括U型的山体(1)和竖直方向设置的坝体(2),所述坝体(2)设置为梯形且沿着山体(1)的U型面设置横跨山体(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的底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根与坝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抗拔桩(3),所述第一抗拔桩(3)远离坝体(2)的端部插入稳定山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拔桩(3)设置为两排,一排所述第一抗拔桩(3)与另外一排第一抗拔桩(3)之间在山体(1)的长度方向上错位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的侧壁表面设置有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背离坝体(2)的一端固定在山体(1)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的表面设有第一排水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的顶部设置有断面为倒梯形的第二排水孔(22),所述第二排水孔(22)沿着山体(1)的长度方向贯穿于坝体(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朝向泥石流流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分离格栅(5),所述分离格栅(5)包括格栅板(51)、腰梁(53)和冠梁(54),所述格栅板(51)与坝体(2)平行设置且横跨山体(1)的两侧,格栅板(51)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格栅孔(511),格栅孔(511)穿设在格栅板(51)的两个侧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格栅(5)还包括第二抗拔桩(52),所述格栅板(51)底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抗拔桩(52),第二抗拔桩(52)的端部竖直插入稳定山体(1)的稳定土层深处且靠近格栅板(51)的端部与格栅板(51)固定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53)设置在格栅板(51)的中部且相对水平面水平设置,所述腰梁(53)与格栅板(51)固定连接在一起,腰梁(53)的端部横跨山体(1)的两侧并与山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格栅板(51)的顶部设置有与格栅板(5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冠梁(54),冠梁(54)长度方向的两端横跨山体(1)的两侧并与山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格栅(5)还包括连系梁(55),所述连系梁(55)设置在坝体(2)与格栅板(51)之间,连系梁(55)相对水平面水平设置且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坝体(2)的侧面和腰梁(53)上,坝体(2)与分离格栅(5)通过腰梁(53)和连系梁(55)固定连接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未经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47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