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5489.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姚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亨特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北部***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电线 底座上端面 防外力破坏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杆顶端 固定设置 监测装置 输电线路 竖直固定 轴承安装 固定杆 弧形保护板 均匀固定 螺杆两端 使用寿命 外力破坏 滑动杆 外固定 延伸杆 底座 螺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监测装置,包括底座、电线与弧形保护板,所述底座上端面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组保护套,所述电线设置于保护套内,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顶端远离电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在第一滑轨外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杆,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另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顶端远离电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滑动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多重防外力破坏效果,且可在线路遭到外力破坏到一定程度后第一时间启动第二重保护,有效延长了电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重要载体,是供电系统的脉络,它的健康状态对用户供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然而,随着城乡基础建设进程加速,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房、违章植树、机耕作业、放炮取石以及突发性“外破”等现象越来越多,外力破坏输电线路设施的现象也呈上升趋势,给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隐患,并且我国架空输电线路长年分布在野外,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有的甚至还处于人口密集地区,一旦遭受外力破坏,不仅会给供电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用电企业安全生产,甚至还会危及到人员人身安全。
现有技术中对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监测措施需要人工实时进行监测,并且在监测到线路被外力破坏的同时难以对线路进行及时地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监测装置,包括底座、电线与弧形保护板,所述底座上端面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组保护套,所述电线设置于保护套内,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顶端远离电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在第一滑轨外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杆,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另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顶端远离电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两端在第二滑轨外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杆,所述弧形保护板设置于底座与电线正上方,所述弧形保护板靠近第一滑轨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组第一“L”型支撑杆,所述弧形保护板靠近第二滑轨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组第二“L”型支撑杆,所述第一“L”型支撑杆之间在弧形保护板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二“L”型支撑杆之间在弧形保护板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一“L”型支撑杆底端套接于第一延伸杆外部,所述第二“L”型支撑杆底端套接于第二延伸杆外部,所述第一滑杆底端套接于螺杆外部与螺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底端套接于滑动杆外侧。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保护套一体成型,所述底座与保护套为塑胶制品。
优选的,所述第一“L”型支撑杆与第二“L”型支撑杆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L”型支撑杆与第二“L”型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保护套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弧形保护板底端间的距离大于电线的径向长度,所述弧形保护板为塑胶制品。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杆一端固定设置有旋转手轮,所述旋转手轮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亨特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亨特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5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