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泵单升降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6108.7 | 申请日: | 201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长茂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21/041;F15B21/0423;F15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泵 螺纹 插装单向阀 控制系统 单升降 进油端 双泵 本实用新型 单向阀 溢流阀 主阀 大流量液压系统 液压技术领域 电磁单向阀 启动电机 一端连接 依次串接 出油端 柱塞缸 保压 泄压 油液 发热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泵单升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驱动泵和第二驱动泵,所述第一驱动泵与插装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泵与插装单向阀之间设有螺纹溢流阀,所述第二驱动泵通过螺纹单向阀与插装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泵与螺纹单向阀之间设有螺纹泄载阀,所述螺纹泄载阀与插装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所述插装单向阀的出油端与插装放油主阀的一端连接,所述插装放油主阀的另一端依次串接预泄压螺纹溢流阀和电磁单向阀并与柱塞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双泵大流量液压系统在单升降系统中同时实现了保压效果好,下降时靠自重下降而不需要启动电机,减少了油液发热,节能,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泵单升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价的上涨,对于各种生产设备的成本及使用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些上升做功,下降靠自重的中大型设备,传统液压产品,受到结构限制,流量不大,以至于效率低,反应慢,同时体积也大。
另外,现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152107.2,公开了一种双泵合流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工作液压系统、第二液压泵,电液控制卸荷阀组,阀组合流出油口经管路工作系统连通,阀组合流进油口与阀组合流出油口之间具有单向阀,外控溢流阀的进油端和内控端与单向阀的进油端连通,外控溢流阀的出油口与阀组卸荷出油口连通,电磁换向阀、液控换向阀串接后连接在外控溢流阀的外控端和阀组卸荷出油口,液控换向阀液控端经梭阀与先导阀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位移检测装置,电磁换向阀的电控端与控制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复杂,仍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研发出一种双泵单升降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泵单升降控制系统,解决了双泵大流量液压系统在单升降系统中同时实现了保压效果好,下降时靠自重下降而不需要启动电机,减少了油液发热,节能,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泵单升降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以及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驱动泵和第二驱动泵,所述第一驱动泵和第二驱动泵均与电机刚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泵与插装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泵与插装单向阀之间设有螺纹溢流阀,所述第二驱动泵通过螺纹单向阀与插装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泵与螺纹单向阀之间设有螺纹泄载阀,所述螺纹泄载阀与插装单向阀的进油端连接;所述插装单向阀的出油端与插装放油主阀的一端连接,所述插装放油主阀的另一端依次串接预泄压螺纹溢流阀和电磁单向阀并与柱塞缸连接,所述插装放油主阀与柱塞缸之间设有一电接点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插装放油主阀为大流量二通插装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泵为高压小泵,所述第二驱动泵为低压大泵。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箱与第一驱动之间设有第一吸油过滤器,所述液压油箱与第二驱动泵之间设有第二吸油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长茂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长茂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6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