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边坡防渗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6110.4 | 申请日: | 201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1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朱建军;肖荣军;黄政涛;李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体 排水管 排水渠 边坡 防渗水结构 岩土工程 拦坝 连通 水渠 本实用新型 浸入 边坡工程 混凝土层 过滤件 体内部 雨水 体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防渗水结构,涉及边坡工程领域,针对坡体上部没有混凝土层的地方雨水容易浸入到坡体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坡体和坡体底部的拦坝,坡体的上部设有拦水渠,拦坝远离坡体一侧的底部设有排水渠,坝体内贯穿设有排水管,排水管包括连通拦水渠与排水渠的第一排水管,连通坡体内部与排水渠的第二排水管,排水管远离排水渠的一端设有过滤件,达到了减少边坡中水的积蓄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边坡防渗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对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的水荷载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降雨。降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主要是降低岩土体强度,并抬高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升高,水荷载就会增大,显然对边坡的稳定是不利的,边坡失稳容易导致滑坡,故防止边坡渗水使防止滑坡及其重要的措施。
目前,申请号为CN20172099146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防渗水结构,它包括坡体、坡体底部的拦坝、拦坝外侧端底部的排水基座、排水基座上的排水渠,以及坡体上部的拦水渠,坡体的表面依次覆盖有基础层、碎石层和混凝土层。
这种岩土工程边坡防渗水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雨水沿着混凝土层进入排水渠,但在坡体上部没有混凝土层的地方雨水仍然能浸入到坡体,导致坡体结构自重增加,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防渗水结构,具有减少边坡中水的积蓄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边坡防渗水结构,包括坡体和坡体底部的拦坝,所述坡体的上部设有拦水渠,所述拦坝远离坡体一侧的底部设有排水渠,所述拦坝内贯穿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连通拦水渠与排水渠的第一排水管,连通坡体内部与排水渠的第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排水渠的一端设有过滤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坡体上设有拦水渠,在坡体表面流动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至拦水渠中,位于坡体底部的拦坝对坡体底部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提高坡体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第一排水管连通拦水渠和排水渠,使汇集至拦水渠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排水渠,及时排除拦水渠中的水,为坡体顶部表面的水提供了流经的通道。第二排水管连通坡体内部与排水渠,坡体内的水通过第二排水管流入排水渠中,由于坡体内第二排水管附近的水持续流向排水渠,使得坡体内第二排水管附近的土体相对湿度较低,便于水从坡体湿度较高的土壤流向湿度较低的土壤,进而从第二排水管中汇集流往排水渠,从而降低坡体内部的湿度,维持坡体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在排水管远离排水渠的一端设置过滤件,仅让坡体中的水经过滤器流向排水管,将土壤中的沙石与水分隔开,一方面降低了排水管被沙石堵塞的概率,对排水管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减少土壤中营养物质随着水被排出坡体,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
优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壳体,所述过滤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与排水管接触的端面设有土工织物过滤层,所述壳体内土工织物过滤层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设有卵石过滤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体中多余的水在流经过滤件时,先从壳体内卵石过滤层中卵石的缝隙经过,由于卵石的缝隙较小,粒径相对较大的沙石无法通过而被阻挡在卵石过滤层外,对水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水经卵石过滤层流往土工织物过滤层,由于土工织物的反滤功能,该层仅允许水通过,阻止了细小颗粒,保护了坡体土壤的整体性,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过滤件与排水管连接处的外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防渗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件与排水管连接处填有防渗层,截断渗水通道,进一步加强了过滤件与排水管的密封作用;通过在过滤件与排水管的连接处围绕排水管的外周对应设置凹槽,为防渗层提供了固定的位点,避免防渗层轻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未经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6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杆格构梁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滑坡治理边坡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