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硅加热电暖气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6163.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7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祝融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硅陶瓷 电热元件 导热板 本实用新型 后散热板 前散热板 散热装置 氮化硅 加热电 加热腔 流动层 流动腔 螺旋纹 热转化 小气泡 铜套 外周 暖气 热交换 接通电源 内部设置 上下间隔 膨胀腔 杆状 水声 附着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硅加热电暖气,包括加热腔、流动腔、膨胀腔和散热装置;加热腔内部设置有杆状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接通电源,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外周套设有铜套,铜套外周上下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铜裙,铜裙上设置有螺旋纹;散热装置包括前散热板、后散热板和导热板;流动腔分为左右间隔的多个流动层;导热板位于多个流动层之间的间隔内,前散热板和后散热板分别连接在导热板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水不直接与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接触,防止出现烧水声;并且多个铜裙的表面积较大,提高热转化效率;在铜裙上设置螺旋纹,减少铜裙上附着小气泡,防止小气泡影响热交换,提高热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化硅加热电暖气。
背景技术
氮化硅加热的电暖气,由于其放热量较大,将氮化硅加热元件直接用于加热会有较大的烧水声。中国专利,专利号″2015211189854″,专利名称为″一种应用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加热的钢板式电暖气片″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消除噪音的氮化硅加热电暖气。但该产品热转化效率低,且散热效率不可调节,所以现急需一种氮化硅加热电暖气,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化硅加热电暖气,解决现有的氮化硅加热电暖气热转化效率低,散热效率不可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硅加热电暖气,包括加热腔、流动腔、膨胀腔和散热装置;所述加热腔内部设置有杆状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所述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接通电源,所述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外周套设有铜套,所述铜套外周上下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铜裙,所述铜裙上设置有螺旋纹;所述加热腔的上下两端与所述流动腔连通;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前散热板、后散热板和导热板;所述膨胀腔位于所述流动腔上方并与流动腔连通,流动腔分为左右间隔的多个流动层,多个所述流动层的上下两端依次连通;所述导热板位于多个流动层之间的间隔内,所述前散热板和后散热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导热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前散热板和后散热板远离流动腔一侧均设置有散热翅片,前散热板和后散热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旋转槽和右旋转槽,所述左旋转槽内通过左旋转柱可转动地设置有左扇板,所述右旋转槽内通过右旋转柱可转动地设置有右扇板,所述左扇板和右扇板能够对扣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左右两侧均与所述流动层接触。
再进一步的,所述左扇板和右扇板均设置有隔热把手。
再进一步的,所述前散热板、后散热板、导热板、左旋转柱、右旋转柱、左扇板和右扇板的材质均为导热材质。
再进一步的,所述左旋转柱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左卡环固定在所述左旋转槽内,所述右旋转柱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右卡环固定在所述右旋转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外周套设铜套,在铜套上设置铜裙,使水不直接与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接触,防止出现烧水声;并且多个铜裙的表面积较大,提高热转化效率;在铜裙上设置螺旋纹,减少铜裙上附着小气泡,防止小气泡影响热交换,提高热转化效率;左旋转柱与左旋转槽及右旋转柱与右旋转槽接触完全,左扇板和右扇板充分吸收前、后散热板的热量,将左扇板和右扇板展开后,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氮化硅加热电暖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铜套、铜裙和螺旋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散热板、后散热板和导热板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散热板及其连接的零部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祝融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祝融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6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