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7678.8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盛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海江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F24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北段***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结构 地下综合管廊 管廊 通风 上端 自然进风口 第二管 逃生口 左右两侧 磁控门 防火墙 竖向 本实用新型 上下内表面 底部连接 上端固定 通风口 抽风机 带孔 逃生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结构,属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领域;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结构,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上下内表面与竖向防火墙两端连接,竖向防火墙下侧设置有通风口,管廊主体左侧设置有第一管廊间,第一管廊间上端中部设置有自然进风口,自然进风口左右两侧与带孔磁控门两端连接,自然进风口底部与逃生结构上端连接,管廊主体右侧设置有第二管廊间,第二管廊间上端左侧与抽风机底部连接,第二管廊件上端右侧设置有多组逃生口,逃生口左右两侧中部与封闭磁控门两端连接,逃生口底部与逃生结构上端固定连接。它实现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结构可实现通风与快速逃生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中国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未将进风口与逃生口相结合,使管廊建设较为复杂化,同时不具有就地逃生的功能,使逃生的时间加长,逃生的可能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未将进风口与逃生口相结合,建设较为复杂;
(2)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不具有就地逃生的功能,使逃生的可能性降低。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结构,包括管廊主体,所述管廊主体上端中部与进入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进入门底部与楼梯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管廊主体上下内表面与竖向防火墙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防火墙下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管廊主体左侧设置有第一管廊间,所述第一管廊间上端中部设置有多组自然进风口,所述自然进风口左右两侧与带孔磁控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自然进风口底部与逃生结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管廊主体右侧设置有第二管廊间,所述第二管廊间上端左侧与抽风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廊间上端右侧设置有多组救生口,所述救生口左右两侧中部与封闭磁控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救生口底部与逃生结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管廊主体中部设置有楼梯间,所述楼梯间内部固定安装有楼梯。
优选地,所述逃生结构包括有第一通电磁铁、滑槽、铁滑杆、挡板、第二通电磁铁、第三通电磁铁、伸缩架,防火层、折叠管道和折叠梯,所述管廊主体上端左侧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左端与第一通电磁铁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铁滑杆与滑槽相匹配,所述铁滑杆底端与挡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电磁铁上部与管廊主体内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电磁铁下表面与伸缩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另一端与第三通电磁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自然进风口下端左右两侧与折叠管道上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折叠管道内部左右两侧与折叠梯两端固定连接。此种结构可实现通过通电磁铁的快速反应将逃生结构释放,监测人员可选择就近逃生结构进行逃生。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廊间上部右侧内表面与第二管廊间中部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多组烟雾传感器,此种结构可实现通过按动紧急按钮或者烟雾传感器来控制逃生结构的释放。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海江,未经盛海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7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