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8054.8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爱铭;徐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铭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詹晓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叶片 散热主体 限位卡片 散热器 高效散热 固定孔 加强筋 装置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 安装底座 内部固定 散热芯片 上侧中心 提升装置 外侧边缘 高效性 圆弧状 形变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和散热叶片,所述散热主体的上侧固定有散热叶片,且散热叶片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散热主体的上侧中心固定有散热芯片,且散热主体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散热主体的下侧固定有第一限位卡片,且散热主体的下侧内部固定有第二限位卡片,所述第二限位卡片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二限位卡片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散热叶片之间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该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装置的散热叶片设置成圆弧状,可以防止散热叶片在受到外力情况下,其边缘容易发生形变状况,保证了装置工作状态的稳定,进而提高了散热叶片工作的高效性,从而提升装置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一种用于散热的零件,其使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但是一些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散热器在使用时其散热叶片受到外力时常常会发生形变状况,进而影响散热器的工作效果,而且有的散热器的散热工作效果不高,难以突显其使用价值,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有的散热器在使用时其散热叶片受到外力时常常会发生形变状况,进而影响散热器的工作效果,而且有的散热器的散热工作效果不高,难以突显其使用价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和散热叶片,所述散热主体的上侧固定有散热叶片,且散热叶片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散热主体的上侧中心固定有散热芯片,且散热主体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散热主体的下侧固定有第一限位卡片,且散热主体的下侧内部固定有第二限位卡片,所述第二限位卡片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二限位卡片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散热叶片之间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主体、散热叶片、散热芯片、第一限位卡片、第二限位卡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之间均为一体化结构,且其均为铝制材料。
优选的,所述散热叶片的外形为四分之一圆弧形,且其呈扇形关于散热主体的中心对称设置,并且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均大于零。
优选的,所述散热芯片位于散热叶片的中心位置,且散热芯片的外侧为开口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卡片的内外两侧均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与散热主体固定连接,且第二加强筋的外侧与散热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在散热主体上呈十字形分布,且第二固定孔位于散热叶片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散热且高强度的散热器;
(1)装置的散热叶片设置成圆弧状,可以有效避免散热叶片的边缘处朝向散热器的外侧,进而可以防止散热叶片在受到外力情况下,其边缘容易发生形变状况,保证了装置工作状态的稳定,进而提高了散热叶片工作的高效性;
(2)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可以方便装置的固定连接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安装稳定性能,而且在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卡片和第二限位卡片,而且第二限位卡片的内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可以保证装置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装置工作状态的稳定;
(3)各个散热叶片之间还设置有通道,可以保证散热叶片之间的通风效果,进而提高了装置散散热的高效性能,从而提升装置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铭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铭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8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