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膜、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2464.X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彬;赵彬;陈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褶皱 振膜 发声器件 本实用新型 球顶 折环 电子设备 电声产品 振膜振动 正投影面 固定部 延伸 失真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膜。本实用新型中,振膜设有球顶、围绕球顶延伸的折环部、围绕折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部,折环部上设有褶皱,褶皱包括第一褶皱群和位于第一褶皱群两侧的第二褶皱群和第三褶皱群,第一褶皱群包括围绕球顶的第一部分和围绕第一部分并与之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二部分,第二褶皱群和第三褶皱群中的褶皱的长度均大于第一褶皱群中的褶皱的长度,在振膜的正投影面内,第二褶皱群和第三褶皱群的褶皱呈V形且开口朝向球顶方向。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运用振膜的发声器件及运用发声器件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膜振动平稳,不易产生褶皱,从而降低了使用该种振膜的发声器件的失真,提高了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膜、运用该振膜的发声器件及运用该发声器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微型发声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一种重要的声学部件,用于将声波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传出,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微型发声器通常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振膜包括球顶部及围绕球顶部延伸的折环部,振膜是微型发声器的重要部件,对微型发声器的放声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微型发声器由电能到声能的转换质量,现有的振膜通常会在折环部的弧形拐角处设置一排花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此种设置有一排花纹结构的振膜在大位移振动时会出现摇摆振动,振动的稳定性差,导致微型发声器的可靠性低;并且,振膜在振动时弧形拐角处易出现褶皱,导致微型发声器的谐波失真较高,声音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膜,使得振膜振动平稳,不易产生褶皱,从而降低了使用该种振膜的发声器件的失真,提高了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振膜,包含:
球顶、围绕所述球顶延伸的折环部、围绕所述折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部,所述折环部呈方形,包括位于四个角部位置的四个弧形侧边,所述折环部上设有褶皱,所述褶皱包括第一褶皱群和位于所述第一褶皱群两侧的第二褶皱群和第三褶皱群,所述第一褶皱群包括围绕所述球顶的第一部分和围绕所述第一部分并与之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褶皱群和所述第三褶皱群中的褶皱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褶皱群中的褶皱的长度,在所述振膜的正投影面内,所述第二褶皱群和所述第三褶皱群的褶皱呈V形,且V形开口朝向所述球顶方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固定支撑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振膜。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发声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折环部上设有褶皱,所述褶皱包括第一褶皱群和位于所述第一褶皱群两侧的第二褶皱群和第三褶皱群,所述第一褶皱群包括围绕所述球顶的第一部分和围绕所述第一部分并与之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褶皱群和所述第三褶皱群中的褶皱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褶皱群中的褶皱的长度,在所述振膜的正投影面内,所述第二褶皱群和所述第三褶皱群的褶皱呈V形,且V形开口朝向所述球顶方向。通过在折环部设置双段小褶皱,双段小褶皱两侧设置单段V形长褶皱,有效的抑制了振膜在大位移时摇摆振动,使得振膜在振动时能够同步调整振幅对称性,在振动过程中更加平稳,振动的稳定性好,从而提高了使用该振膜的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减小所述振膜弧形侧边处褶皱的产生,使得使用该振膜的发声器件等效顺性的平坦度和对称性得以改善,降低了发声器件的谐波失真,从而提高了发声器件的声音质量。
另外,所述第二褶皱群和所述第三褶皱群的褶皱数量相等。如此设计使得在振膜振动时,振膜振动的平稳性高,防止了偏振,从而提高使用该振膜的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和声音质量。
另外,所述折环部为凸起结构。
另外,所述第一褶皱群为所述折环部上的凹陷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2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