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功率光模块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3170.9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4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刘黎明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连接架 光模块 散热孔 散热块 底壳 散热翅 抵接 侧面 本实用新型 阵列状排列 高功率光 散热结构 下端面 上壳 主板 光模块安装 连接散热块 标准件 顶端开口 生产效率 有效散热 主板固定 短侧壁 上端面 上端 侧壁 盖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光模块散热结构,包括顶端开口的底壳、主板、光模块、散热块、盖合于底壳上的上壳和固定连接架,主板固定在底壳的内侧底部,光模块安装于主板上,光模块的上端面相贴连接散热块的下端面,散热块的上端面与上壳的下端面抵接,固定连接架的内侧面与光模块的侧面抵接,固定连接架的内侧面与散热块的侧面抵接,固定连接架的侧壁设有散热翅,散热翅呈阵列状排列,底壳的短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呈阵列状排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散热孔、散热翅及散热孔能够有效散热,降低光模块温度;固定连接架将光模块与散热块连接成一体,可以做为标准件使用,能够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功率光模块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基于骨干网为光纤的网络通讯市场飞速发展,光网等通讯产品速度的飞跃提升,尤其伴随着4K视频的普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传统固网终端等低速率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追求极致体验的需求,但随着速度的提升,产品功能模块的增大,模块功耗也增大,这就导致模块发热严重,如果不及时将热量散去,以降低模块温度,将严重影响上网速度,缩减产品使用寿命。
现有高功率模块器件的散热一般采用导热胶、散热片和导热硅胶片的组合方式散热,这种组装作业较为繁琐,增加工时和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功率光模块器件的散热装置,固定连接架固定连接光模块和散热块后,可以做为标准件使用,实现模块化生产,简化工序;固定连接件上还设有散热翅,还能提高光模块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功率光模块散热结构,包括顶端开口的底壳、主板、光模块、散热块和盖合于所述底壳上的上壳,所述主板固定在所述底壳的内侧底部,所述光模块安装于所述主板上,所述光模块的上端面相贴连接所述散热块的下端面,所述散热块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壳的下端面抵接,还包括固定连接架,所述固定连接架的内侧面与所述光模块的侧面抵接,所述固定连接架的内侧面与所述散热块的侧面抵接,所述固定连接架的侧壁设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呈阵列状排列,所述底壳的短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阵列状排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卡合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三凹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有第四凸起,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铰接弹性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四凸起卡合;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连接架的材质为高传导性的导热塑料。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散热块为导热导电泡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固定连接架上设有的散热翅,提高散热效率;
(2)使用固定连接架固定后的光模块和散热块,可以做为标准件使用,做到模块化安装,减少作业工序和工时,作业方式简单;
(3)这种散热结构中,散热块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外壳进行散热,还能够更好地解决接地、EMC问题,避免刚性物质接触光模块,造成光模块变形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3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收发合一模块用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