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口袋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4262.9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丞斌;凌羽立;王慧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宝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15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桥街道高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环 盘体 造口袋底盘 本实用新型 软性材料 通孔 造口 患者腹部 快速连接 连接牢固 平面片材 向上延伸 医疗器具 圆形平面 排出口 造口袋 中心孔 侧壁 贴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造口袋底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连接,连接牢固,且保证在与造口袋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造口造成影响的一种造口袋底盘;它包括与患者腹部造口相贴合的盘体和卡环,卡环通过软性材料与盘体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盘体为一个平面片材上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为排出口;卡环为在圆形平面上具有中心孔且沿孔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卡环通过软性材料与盘体连接成一体等;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造口袋底盘。
背景技术
全国每年因大肠癌、膀胱癌、外伤、炎症、先天畸形而需行肠造口术患者,达数十万人之多,并有增长之势。其造口术是将切断的一侧肠端拉出腹腔,翻转并缝于腹壁上,将肠管开口腹壁上,由此排放粪便、尿液,所以做肠造口术患者需配戴着造口产品收集人体的代谢产物。造口术虽然挽救了做肠造口术患者的生命,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却是护理十分棘手的事情,如饮食、运动、沐浴等,尤其是怎样将造口袋与造口底盘进行快速连接,且在连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腹部或其他部位上的造口造成影响是本技术领域的人员长期困惑的一个问题。
目前市面上都是采用底盘与造口袋进行连接的,例专利号为2017106317589,专利名称为具有除味功能和极好适应性的造口底盘,它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标尺膜层、离型膜层、内贴肤层、离型纸层、外贴肤层、衬膜层,衬膜层顶部设有用于与造口袋相连接的扣环,其中内贴肤层采用具有除味功能和吸液性高的医用水胶体制成,外贴肤层的面积大于内贴肤层,外贴肤层采用透明医用交替制成;但是该结构的造口底盘存在以下几个缺点:第一,造口袋与扣环之间是采用按压卡扣的方式连接成一体的,且由于造口袋内的排泄物需要每隔几个小时进行倾倒,因此造口袋需要经常从造口底盘上拆卸下来,然后再安装上去,而在按压卡扣的同时会弄痛患者,且也会患者的身体或康复造成影响;第二,按压卡扣连接时,按轻了,连接会不牢固,容易掉下来,按重了怕伤到患者,因此连接十分的麻烦, 且还增加了连接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连接,连接牢固,且保证在与造口袋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造口造成影响的一种造口袋底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造口袋底盘,它包括与患者腹部造口相贴合的盘体和卡环,卡环通过软性材料与盘体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盘体为一个平面片材上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为排出口;卡环为在圆形平面上具有中心孔且沿孔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卡环通过软性材料与盘体连接成一体。
当然该一种造口袋底盘也可以这样设计,它包括与患者腹部造口相贴合的盘体、卡环和凸面圆环,凸面圆环固定在盘体上,卡环通过软性材料与凸面圆环连接;所述的盘体呈中空碗状体结构,在盘体的上端具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分,在盘体的底部的中心处设有通孔,该通孔为排出口;凸面圆环为一个中空的碗状体结构,在凸面圆环的底面有通孔,凸面圆环上的通孔与盘体上的通孔中心线重合并且凸面圆环上的通孔不小于盘体上的通孔,凸面圆环设置在盘体的碗状体结构内,且凸面圆环的顶部与盘体的顶部平齐;卡环与凸面圆环之间通过软性材料连接成一体,且凸面圆环与卡环之间的间距足够大,从而使得该间距可以供插入一根手指。
上述的软性材料的结构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中软性材料呈环形片结构,在环形片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圆形通孔,该通孔的大小不小于盘体上的通孔,环形片的外径边缘处与卡环连接,环形片的内径边缘处与盘体的上表面或凸面圆环的顶部连接;或在环形片上还设有正反折痕线,从而使环形片结构的软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正反折痕线进行折叠;第二种形式中软性材料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筒状体的口径不小于盘体上的通孔,或在圆筒状上还设有正反折痕线,从而使圆筒状结构的软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正反折痕线进行折叠;第三种形式中软性材料为中空的倒锥形体结构,或在倒锥形体上还设有正反折痕线,从而使倒锥形体结构的软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正反折痕线进行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宝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宝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4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顾肠造瘘的多功能腹带
- 下一篇:一种造口袋凸面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