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出票的补票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4480.2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1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翔;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00 | 分类号: | G07B1/00;B41J3/44;B41J1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主体 出票 打印装置 打印 本实用新型 出票机构 出票通道 夹票机构 运输机构 出票口 运输辊 票箱 票辊 外壁 褶皱 安全系数 侧壁连接 打印机构 内部空腔 运输通道 触摸屏 打印纸 检测口 支撑柱 断裂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便出票的补票打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外壁设有触摸屏、装票检测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还设有第一出票口和第二出票口,装置主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补票打印结构;补票打印结构包括:储票机构、运输机构、打印机构、出票机构;储票机构包括:储票箱、储票辊筒,储票辊筒通过第一支撑柱与储票箱的侧壁连接;运输机构包括:上运输辊筒、下运输辊筒、运输通道;出票机构包括:第一出票通道、第二出票通道、第一夹票机构、第二夹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打印装置出票平稳,打印纸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褶皱和断裂,而且成人补票和儿童补票区分打印和出票,安全系数高,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出票的补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火车票、机票、汽车票都存在取票方式有限、客运高峰期取票难的问题,当乘客网络购票并取票后,自助取票机不提供二次补打车票的服务。如果乘车中丢失车票,事后将没有纸质发票报销,必须到窗口排队补打。在站务管理上,要求只能在窗口补票,特别是春运高峰期,客流量大的情况下,补票手续繁琐,等候时间长、效率低,给车站站务管理以及出行乘客带来很大困扰,甚至无法按时乘车。
现有的补票打印装置具有由微电脑控制的二维条码打印/激活装置、感应卡识别装置、票据打印装置、银行卡识别装置及密码键盘等设备,其可以在读取乘客信息后,通过打印机进行票据打印,设置灵活,稳定性高。然而,现有的补票打印装置的自助取票口一般只有一个且取票口的高度较高,当由身高不足的儿童自助取票时不方便,而且装置内的出票机构只采用一个辊轮、输送带进行打印纸的运输,容易造成打印纸的褶皱和断裂,引发出票故障,安全系数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出票的补票打印装置,通过对现有的打印装置内的补票打印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出票平稳,打印纸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褶皱和断裂,而且成人补票和儿童补票区分打印和出票,安全系数高,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便出票的补票打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外壁设有触摸屏、装票检测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还设有第一出票口和第二出票口,第一出票口的高度大于第二出票口的高度,装置主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补票打印结构;
所述补票打印结构包括:储票机构、运输机构、打印机构、出票机构;所述储票机构包括:储票箱、储票辊筒,储票辊筒通过第一支撑柱与储票箱的侧壁连接,储票辊筒的外围套设有打印纸;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上运输辊筒、下运输辊筒、运输通道,上运输辊筒、下运输辊筒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与装置主体的内腔侧壁连接,运输通道设于第二支撑柱与第三支撑柱之间且两端开口;
所述出票机构包括:第一出票通道、第二出票通道、第一夹票机构、第二夹票机构,第一出票通道与第一夹票机构连接,第二出票通道与第二夹票机构连接;
所述打印机构包括:打印机、切刀结构,切刀结构设于打印机的上端,打印机内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前端靠近上运输辊筒,传送带的后端靠近第一出票通道,传送带的中部与第二出票通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票机构与第二夹票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红外感应器、夹票板、控制开关,夹票板的中部设有夹票腔,红外感应器设于控制开关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刀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平行设置,包括:切刀、固定板,切刀的两侧设有延伸臂,固定板的内侧设有滑槽,延伸臂与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输通道的内部两侧交错设置有运输辊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票机构的水平位置与第一出票口平行,所述第二夹票机构的水平位置与第二出票口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4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Opencv的三维模型重建装置
- 下一篇:贵重设备防开启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