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4545.3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古集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集贤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洞 水管固定件 涵洞结构 出水管 水利工程 供水泵 通水口 吸水管 门框 内壁 本实用新型 内壁表面 连接轴 内表面 喷洒头 吸水泵 吸水口 垃圾 隔网 滤网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包括通水口、水管固定件和供水泵,所述通水口位于涵洞本体的两端,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门框,且门框的内表面固定有滤网,所述涵洞本体的内壁开有吸水口,且涵洞本体的边侧内部预设有吸水管,并且吸水管和吸水泵相连接,所述涵洞本体的内壁表面安装有隔网,所述水管固定件安装在涵洞本体的内壁,且水管固定件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供水泵和出水管相连接,且出水管上安装有喷洒头。该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能对水流中的垃圾进行有效的过滤,确保垃圾不会大量的进入到涵洞中,清理更加方便,同时能够对水进行有效的排导,并且能防止涵洞底部的干裂,设计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
背景技术
涵洞是修建于公路下方的通水结构,用于防止路面对原有沟渠水流的阻挡,随着公路铺设的大力普及,在一些特殊地区,涵洞的使用也在大量的增多,但是现有的涵洞结构在实际投入使用时存在着在不能对水中的垃圾进行阻挡,导致垃圾容易在涵洞内;沟渠水流过多时,涵洞本身不能对水进行排导;在气候干旱时,涵洞底部的结构容易出现干裂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涵洞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对水中的垃圾进行阻挡,导致垃圾容易在涵洞内;沟渠水流过多时,涵洞本身不能对水进行排导;在气候干旱时,涵洞底部的结构容易出现干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包括通水口、水管固定件和供水泵,所述通水口位于涵洞本体的两端,且通水口处安装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的两端均与涵洞本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门框,且门框的内表面固定有滤网,并且连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涵洞本体的内壁开有吸水口,且涵洞本体的边侧内部预设有吸水管,并且吸水管和吸水泵相连接,所述涵洞本体的内壁表面安装有隔网,所述水管固定件安装在涵洞本体的内壁,且水管固定件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供水泵和出水管相连接,且出水管上安装有喷洒头。
优选的,所述门框和连接轴组成转动结构,连接轴为垂直分布,且两者均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扭簧的环绕在连接轴的外围,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轴的表面和门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底端和吸水口相连通,吸水口为等间距分布,且吸水口的截面积小于隔网的覆盖面积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为水平分布,且其和水管固定件均位于涵洞本体的内部顶端。
优选的,所述喷洒头为出水口垂直朝下分布,且其等间距安装在出水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能对水流中的垃圾进行有效的过滤,确保垃圾不会大量的进入到涵洞中,清理更加方便,同时能够对水进行有效的排导,并且能防止涵洞底部的干裂,设计更加合理;
1.门框以及连接轴和相关结构的使用,能对水中的漂浮垃圾进行有效阻挡,同时又不影响水流的正常流动;
2.吸水管以及吸水口的使用,便于在水量较大时,从涵洞中对水流进行排导;
3.喷洒头以及水管相关结构的使用,能够通过喷水加湿的方式,对涵洞底端进行防干裂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集贤,未经古集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4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建设用涵洞洞口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隔声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