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4781.5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珍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珍戎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壳罩 下壳罩 本实用新型 呼吸装置 竖直固定 预防疾病 圆管状 壳罩 传染 人工呼吸 弧形塑胶管 紧固螺纹 螺纹密封 密封连接 内腔上部 清洗消毒 水平贯穿 水汽吸收 吸水棉块 紫外线灯 吹气管 连通管 内螺纹 输气管 拆卸 吹出 内壁 外壁 连通 细菌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包括上壳罩、下壳罩和弧形塑胶管,所述上壳罩上部竖直固定连通有吹气管,所述上壳罩右侧中部水平贯穿密封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下壳罩左侧内腔上部置有吸水棉块,且下壳罩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本实用新型便于将人工呼吸工作人员口中的水汽吸收,并且在下壳罩左侧中部螺纹密封贯穿连接有紫外线灯,便于对操作人员吹出的气体中的细菌进行消灭,通过在上壳罩下部呈圆管状且外壁开设有紧固螺纹,在下壳罩上部呈圆管状且内壁开设有内螺纹,便于将上壳罩和下壳罩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清洗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疾病预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呼吸,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目前的人工呼吸的方式采取嘴对嘴的方式,该种方式不卫生,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受到男女性别的限制,有时候会导致人工呼吸难以进行,并且现有的人工呼吸装置对于呼吸中的细菌不能够消除,并且口水容易进入被救治的人员口腔中,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包括上壳罩、下壳罩和弧形塑胶管,所述上壳罩上部竖直固定连通有吹气管,所述上壳罩右侧中部水平贯穿密封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下壳罩左侧内腔上部置有吸水棉块,且下壳罩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下壳罩左侧中部螺纹密封贯穿连接有紫外线灯,且下壳罩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锂电池,所述控制盒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微型锂电池经开关与紫外线灯电性连接,所述下壳罩右侧中部与紫外线灯水平对齐贯穿密封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上壳罩底部与下壳罩上部螺纹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底部螺纹连接有插嘴管,所述下壳罩下部固定连接有口腔罩。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塑胶管首尾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插接头,且弧形塑胶管首尾两端的插接头分别与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紧密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罩下部呈圆管状且外壁开设有紧固螺纹,所述下壳罩上部呈圆管状且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壳罩左侧内腔上部置有吸水棉块,便于将人工呼吸工作人员口中的水汽吸收,并且在下壳罩左侧中部螺纹密封贯穿连接有紫外线灯,便于对操作人员吹出的气体中的细菌进行消灭。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罩下部呈圆管状且外壁开设有紧固螺纹,在下壳罩上部呈圆管状且内壁开设有内螺纹,便于将上壳罩和下壳罩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清洗消毒。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气管底部螺纹连接有插嘴管,避免患者嘴部闭合造成人工呼吸的效果降低的问题,并且方便后期拆除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的紧固螺纹在上壳罩下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疾病传染的呼吸装置的内螺纹在下壳罩上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罩;2、吹气管;3、第一连通管;4、插接头;5、弧形塑胶管;6、下壳罩;7、第二连通管;8、口腔罩;9、插嘴管;10、输气管;11、紫外线灯;12、控制盒;13、开关;14、微型锂电池;15、吸水棉块;16、内螺纹;17、紧固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珍戎,未经林珍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4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