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6691.X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4 | 分类号: | B60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悬架 中间管体 衬套 衬套内管 调整环 管段 悬架 衬套外管 几何中心 可拆卸 调校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汽车底盘 顺次连接 地连接 橡胶体 底盘 硬点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该汽车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以及固定连接在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的橡胶体,其中衬套内管包括中间管体以及调整管段,调整管段设置在中间管体的两端或一端且包括至少两个调整环,调整环可拆卸地顺次连接在一起,同时可拆卸地连接在中间管体上,以使中间管体和调整管段共同构成衬套内管。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时,通过调整可拆卸连接在中间管体上调整环的数量即可改变汽车悬架衬套的几何中心,从而获得最佳的悬架硬点位置,而不用多次更换具有不同几何中心的汽车悬架衬套,减少了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设计中,硬点是指控制车身、底盘等零部件间相互关系的基准点、线、面及控制结构的统称。汽车悬架系统的硬点影响着整车操作稳定性及平顺性,衬套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导向机构的重要柔性元件,其几何中心是悬架系统的硬点,因此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通过调整衬套几何中心,以调整硬点位置,从而优化底盘性能表现。
现有技术中衬套由衬套内管、橡胶体、衬套外管组成,橡胶体设置在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并且通过硫化工艺与衬套内管的外表面和衬套外管的内表面形成一体式结构。
但是,现有技术这种一体式的衬套其安装后即使得对应的硬点位置难以改变,而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的过程中,为了调整硬点位置,只能采用更换不同的衬套来实现,但是,频繁的更换衬套不仅增加了底盘调校的工序,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以减少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的橡胶体,所述衬套内管包括:中间管体以及调整管段,所述调整管段设置在所述中间管体的两端或一端;所述调整管段包括至少两个调整环,每个所述调整环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所述中间管体朝向所述调整管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能够将所述至少两个调整环可拆卸地顺次连接在一起,且通过与所述第二装配部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中间管体上,以使所述中间管体和调整管段共同构成所述衬套内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部包括:开设在所述调整环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调整环另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合在相邻的所述调整环的第一凹槽中,以将各所述调整环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调整管段。
优选地,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开设在所述中间管体朝向所述调整管段的端面上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能够与所述调整管段中调整环上的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卡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调整管段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环形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环形本体一侧端面上的限位杆;所述第一装配部包括开设在调整环上的通孔,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开设在中间管体端面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调整环上的通孔后穿设在对应的所述中间管体端面上的限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垂直于所述环形本体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由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圈向所述中间管体方向的延伸;
所述第二翻边由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圈向所述中间管体方向的延伸;
所述调整环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翻边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调整环的两侧端面上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限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或所述第二凹槽上。
优选地,所述橡胶体上形成有两个对称的扇形缺口,两个所述扇形缺口由所述衬套外管向所述衬套内管的方向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6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新型扭力杆
- 下一篇: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