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环状摩擦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7647.0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1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路益嘉;刘源;程嘉;季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B32B1/08;B32B15/04;B32B15/08;B32B15/088;B32B15/1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筒 动力输入轴 径向位置调节 本实用新型 上盖板 下盖板 摩擦发电装置 电荷量 三维 摩擦 周期性旋转运动 发电技术领域 单位空间 动力传递 径向摩擦 支撑结构 便携性 环状柱 摩擦面 均布 轴向 | ||
1.一种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N个旋转筒、动力输入轴、径向位置调节杆,旋转筒连接块和下盖板;所述的动力输入轴插入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的旋转筒连接块固定在动力输入轴上,所述的N个旋转筒为支撑结构,N的取值为2-36,N个旋转筒围绕旋转筒连接块沿圆周均布,N个旋转筒通过径向位置调节杆与旋转筒连接块连接,动力输入轴将动力传递至旋转筒连接块,旋转筒连接块通过径向位置调节杆带动N个旋转筒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相互连接后形成的环状柱空间内沿圆周作周期性旋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转筒包括旋转筒本体和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贴合在旋转筒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转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相互连接后形成环状柱空间,上盖板和下盖板具有相同结构,以下盖板为例,包括盖板外壳、弹性层、电极层和第一摩擦层,所述的第一摩擦层、电极层、弹性层和盖板外壳由里到外依次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极层由2N个电极组成,2N个电极沿圆周均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转筒为一个,一个旋转筒本体上的第二摩擦层分为M片,M的取值为1-36,第二摩擦层中的电极层由2M个电极组成,2M个电极沿圆周均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摩擦层的材料为纸、聚酰胺、乙基纤维素、尼龙11或尼龙中的任何一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摩擦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氟化乙丙酸中的任何一种。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极层材料为铜、银或铝。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状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层的材料为3M双面胶带、海绵或泡沫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76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5kW无人机电源的DC-AC逆变电路
- 下一篇:一种水力压电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