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3410.3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7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王建强;郭金虎;杨兴;陶春灵;牛警惕;颉金劳;崔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陈贞 |
地址: | 713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无人机控制 手柄 转轴 限位凸起 回位槽 卡槽 本实用新型 天线外表面 卡槽固定 手柄连接 凸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包括无人机控制手柄,所述无人机控制手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通过转轴与无人机控制手柄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无人机控制手柄的一端开设有天线回位槽;第一天线内部采用卡槽和第二天线外表面采用限位凸起,使无人机控制手柄放置时,第二天线通过限位凸起和卡槽固定在第一天线的内部,同时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放置在天线回位槽的内部,增加无人机控制手柄使用的安全性,避免无人机控制手柄存放时天线受到损坏,延长无人机控制手柄使用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控制手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无人机控制手柄通过按钮和操作杆对无人机进行遥控的装置。现有的无人机遥控手柄在使用时,长时间拿握容易造成用户手腕疲劳,降低用户操作无人机的舒适性,同时天线收放稳定性差,同时天线杂乱放置,容易造成天线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人机遥控手柄在使用时,长时间拿握容易造成用户手腕疲劳,降低用户操作无人机的舒适性,同时天线收放稳定性差,同时天线杂乱放置,容易造成天线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包括无人机控制手柄,所述无人机控制手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通过转轴与无人机控制手柄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无人机控制手柄的一端开设有天线回位槽。
优选的,所述转轴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天线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天线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控制手柄的下表面设置有指套,所述指套固定在无人机控制手柄的下表面,所述指套包括四个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设置有空腔。
优选的,所述空腔为硅胶状圆环形结构,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均固定在空腔的内表面,所述缓冲弹簧等间距环绕在空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径比第二天线的外径大2mm,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为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天线内部采用卡槽和第二天线外表面采用限位凸起,使无人机控制手柄放置时,第二天线通过限位凸起和卡槽固定在第一天线的内部,同时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放置在天线回位槽的内部,增加无人机控制手柄使用的安全性,避免无人机控制手柄存放时天线受到损坏,延长无人机控制手柄使用的寿命,降低无人机控制手柄维护的成本,采用指套、空腔和缓冲弹簧,用户手指穿过指套表面圆环的内部并挤压空腔,使空腔发生形变并使缓冲弹簧压缩,使手指固定在指套的内部,提高用户拿放无人机控制手柄的舒适度,增加无人机控制手柄与用户手掌的接触,减缓用户使用无人机控制手柄的疲劳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控制手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控制手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套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和缓冲弹簧部分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3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