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4350.7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9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严正村;张恒柱;王晓东;李育平;佘磊;魏民;王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春光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柱 抓手杆 抓手 外壳体 抵杆 本实用新型 外壳体进口 颅底缺损 神经内镜 修补材料 下抓钳 穿出 漏口 通孔 体内 筒状壳体 弹性板 弹性的 弹开 嵌塞 出口 收缩 | ||
1.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体(1)、抓手推柱(2)、抵杆(3);所述外壳体(1)为筒状壳体,外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外壳体进口(1-1)、外壳体出口(1-2);所述抓手推柱(2)的一端设有至少3根带有弹性的抓手杆(4),至少3根抓手杆(4)均匀分布固定于抓手推柱(2)的端部,抓手推柱(2)固定有抓手杆(4)的一端从外壳体进口(1-1)插入,并穿于外壳体(1);在外壳体(1)内,抓手杆(4)收缩置于外壳体(1)内,当抓手推柱(2)固定有抓手杆(4)的一端从外壳体出口(1-2)穿出时,所有抓手杆(4)一同弹开;所述抓手推柱(2)未固定有抓手杆(4)的一端连接有弹性板(5),弹性板(5)一端固定于抓手推柱(2)上,另一端穿出外壳体出口(1-2);所述抓手推柱(2)内设有推柱通孔,抵杆(3)插于推柱通孔内,且抵杆(3)可从抓手推柱(2)固定有抓手杆(4)的一端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为透明壳体,外壳体(1)靠近进口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抓手杆(4)上设有若干锯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抵杆(3)的端部设有手柄(6);所述抵杆(3)面向外壳体出口(1-2)的一端设有若干吸引孔(3-1),抵杆(3)内还设有吸引管(3-2),吸引管(3-2)的一端与若干吸引孔(3-1)贯通,另一端穿出抵杆(3)以及抵杆(3)端部的手柄(6),穿出抵杆(3)以及抵杆(3)端部的吸引管(3-2)外接负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充水管道(8),充水管道(8)贯穿外壳体(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与抓手推柱(2)设置有弹性板(5)同方向的一端设有外壳体手柄(9),在弹性板(5)上设有若干弹性板限位孔,外壳体手柄(9)上设有若干手柄限位孔,且若干弹性板限位孔、若干手柄限位孔一一对应,还设有限位销(10),限位销(10)依次穿于任意一个弹性板限位孔、和任意一个手柄限位孔,使得弹性板(5)、外壳体手柄(9)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43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