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用集电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5490.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鹏;沈照建;田忠超;任爱美;刘宇舟;王立泉;徐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姜月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摇臂 集电器结构 新型轨道 限位块 弹簧 电刷 摇块 机器人 防水效果好 安全性能 拆卸方便 从上到下 滑动连接 滑触线 活动套 底端 铰接 竖向 限位 穿过 | ||
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用集电器结构,包括与滑触线滑动连接的电刷,所述电刷下方铰接有摇块,所述摇块的底部竖向设有摇臂,所述摇臂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设有弹簧和固定座,所述摇臂的底端依次穿过弹簧和固定座安装在限位块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对限位块进行限位的凹槽,它具有防水效果好且安全性能好,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用集电器结构。
背景技术
集电器是滑触线系统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集电器是滑触线系统中集电侧拾取电能的主要装置,它通过电刷与滑触线滑动接触,将电能直接传导至集电器,从而实现系统的移动供电。现有技术中的集电器与滑触线大多采用侧装的安装方式,这种集电器与滑触线的侧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集电器长期在户外环境中工作,采用侧装安装方式很容易导致雨水进入滑触线内,因此造成线路短路、漏电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造成安全事故。二是现有集电器通过提高其灵活性来满足安装公差要求,但集电器灵活性提高后给集电器的安装带来了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安全性能高、安装简便的集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用集电器结构,它具有防水效果好且安全性能好,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用集电器结构,包括与滑触线滑动连接的电刷,所述电刷下方铰接有摇块,所述摇块的底部竖向设有摇臂,所述摇臂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设有弹簧和固定座,所述摇臂的底端依次穿过弹簧和固定座安装在限位块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对限位块进行限位的凹槽。
所述电刷外部包裹有绝缘外壳。
所述固定座一侧侧壁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内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顶装的安装方式安全性能高,防雨、防水效果好,通过设置限位块对电刷在竖直面内的转动进行限位,解决了因灵活性带来的安装不便的问题,将摇块与电刷铰接来弥补移动过程中由于不平稳性导致的集电器与滑触线的刚性破坏,本申请通过设置弹簧保证了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电刷与滑触线接触,为机器人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初始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弹簧压缩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电刷在竖直平面内的滑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刷在竖直平面内的转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刷,2、摇块,3、摇臂,4、弹簧,5、固定座,6、凸缘,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用集电器结构,包括与滑触线滑动连接的电刷1,所述电刷1下方铰接有摇块2,所述摇块2的底部竖向设有摇臂3,所述摇臂3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设有弹簧4和固定座5,所述摇臂3的底端依次穿过弹簧4和固定座5安装在限位块7上,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对限位块7进行限位的凹槽。
通过摇块2与电刷1铰接解决了电刷在移动过程中因不稳定性导致的集电器与滑触线的刚性破坏的问题,限位块7在竖直面内的转动和电刷1在竖直面内的滑动设计为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因灵活性过高导致的安装不便的问题。
所述电刷1外部包裹有绝缘外壳,将电刷1与滑触线非接触的部位包裹有绝缘外壳可以提高安全性能,避免漏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5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K型换向器铜壳
- 下一篇:一种光电连接器生产用半自动涂色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