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内槽式埋件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7173.8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华;徐国梁;姜云龙;樊昕国;武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B1/41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件 卡头 固定装置 综合管廊 内槽式 螺杆 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 施工成本低 垂直连接 卡入槽 贴合 施工 污染 | ||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内槽式埋件的固定装置,由卡头和螺杆组成,卡头和螺杆垂直连接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头卡入槽式埋件的凹槽内,其形状为矩形或梯形。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使埋件与模板贴合紧密、凹槽不易被污染且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内槽式埋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综合管廊内槽式埋件施工时,通常是将槽式埋件的锚栓(工字型钢锚栓或者圆形锚栓)与管廊墙体钢筋焊接在一起,起到固定埋件的作用,然后再将模板贴在槽式埋件的凹槽外侧,最后浇筑混凝土,完成施工。
采用传统方法施工时,会产生如下问题:1、施工需要使用焊接,增加用电量且会产生污染,不环保;2、槽式埋件与模板无法紧密贴合,有时甚至会产生很大缝隙,在浇筑混凝土时,埋件凹槽内容易灌入混凝土,拆模后需进行埋件清理;3、施工速度慢,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内槽式埋件的固定装置,使用该装置可使埋件与模板贴合紧密、凹槽不易被污染且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内槽式埋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卡头和螺杆组成,卡头和螺杆垂直连接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头卡入槽式埋件的凹槽内,其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所述卡头为长条形,其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槽式埋件凹槽的长度和宽度。
所述长条形卡头的长度在60-85mm之间。
所述长条形卡头的宽度在5-1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将埋件与模板贴合紧密,避免凹槽灌入混凝土,因此拆模后无需进行埋件清理;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造价低、施工速度快;
3、本实用新型锚固点可调节,方便后期安装施工;
4、拆模后,本实用新型取出方便,可重复利用;
5、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焊接,无污染,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入槽式埋件的过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入槽式埋件后的示意图。
图中:1-长条形卡头、2-螺杆、3-槽式埋件、4-模板、5-垫片、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3: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内槽式埋件的固定装置,由卡头1和螺杆2组成,卡头和螺杆垂直连接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头卡入槽式埋件3的凹槽内,其形状为长条形。所述卡头为长条形,其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槽式埋件凹槽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长条形卡头的长度在60-85mm之间。所述长条形卡头的宽度在5-15mm之间。
参考附图4、5: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是:
1、施工时,按照槽式:埋件点位布置图及标高尺寸,预先在模板上开孔,模板4上的孔洞为长条形,宽度略大于长条形卡头的宽度,应刚好让长条形卡头顺利穿过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7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肩挡土墙
- 下一篇:一种管廊纵横缝交接处防水处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