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退火炉炉口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9069.2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宇润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张月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回收管 退火炉 回收装置 三通 本实用新型 端口连接 炉口余热 炉口处 风干设备 改装设备 半封闭 出气端 进气端 送风机 带钢 伸出 回收 散发 能源 外部 | ||
1.退火炉炉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退火炉(1)炉口处的热回收管,热回收管包括分布在带钢(8)上、下方的第一热回收管(51)和第二热回收管(52),第一热回收管(51)和第二热回收管(52)的端部分别伸出到退火炉(1)外部,第一热回收管(51)和第二热回收管(52)的进气端分别与置于退火炉(1)一侧的第一三通(4)的两个端口连接,第一三通(4)的另一个端口与送风机(2)连接,第一热回收管(51)和第二热回收管(52)的出气端分别与置于退火炉(1)另一侧的第二三通(6)的两个端口连接,第二三通(6)的另一个端口与风干设备(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炉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回收管(51)和第二热回收管(52)的轴线互相平行且与带钢(8)的传送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炉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退火炉(1)炉口处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固定热回收管的固定孔(11),退火炉(1)左侧壁上的固定孔(11)包括两个,在带钢(8)面的上下分布,退火炉(1)右侧壁上的固定孔(11)包括两个,在带钢(8)面的上下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炉炉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1)的直径与热回收管的外径相同,处于带钢(8)面上方的固定孔(11)中心的连线与第一热回收管(51)的轴心线重合,处于带钢(8)面下方的固定孔(11)中心的连线与第二热回收管(52)的轴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炉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管的直径占带钢(8)上表面到退火炉(1)的上内壁的距离的3/4-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宇润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宇润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90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轮距调整装置的铜线退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