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风扇风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9157.2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江;郭志芳;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F04D29/66;F04D2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风叶 翼型中线 交截线 翼弦 后缘 夹角为 前缘点 轮毂 切线 方向角 翼型 叶片 抑制高频噪声 本实用新型 出口几何角 进口几何角 翼型安装角 翼型后缘 翼型前缘 运转噪声 圆柱面 风量 减小 连线 能效 同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风扇风叶,包括轮毂和设在轮毂的周向上的叶片,与轮毂同轴的圆柱面所截得的叶片的横截面上具有翼型中线L、第一交截线M1和第二交截线M2,翼型中线L、第一交截线M1和第二交截线M2中的至少其一的两端点的连线为翼弦,翼弦的两个端点分别为前缘点和后缘点;翼弦与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翼型安装角θ;分别通过前缘点和后缘点的翼型中线L的切线与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翼型进口几何角β1和翼型出口几何角β2;前缘点和后缘点处翼型中线L的切线分别与翼弦的夹角为翼型前缘方向角κ1和翼型后缘方向角κ2。该仿生风扇风叶能够提高风扇风叶的风量与能效,抑制高频噪声,减小运转噪声,增强风扇风叶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风扇风叶。
背景技术
风叶技术目前是一门逐步走向成熟的技术,而风叶的设计多种多样,不同风叶的性能差异很大。风叶性能一般考核包括风量、风速、转速、能效、电机温升、功率能效、噪音等指标。此外,还需要考虑风叶的可靠性,即风叶的结构需满足强度、疲劳等的相关要求。
在常规性能中,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是风量风速、能效、噪音。如何获得大的风速风量、较高的能效,较低的噪音值是风叶性能提升的重要方向。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存在的技术问题有:
A.大风量风速的风叶部分存在噪音大的问题;
B.噪音低的风叶部分存在风量风速低的问题。
风叶之间微弱的差异可以造成截然不同的性能,公开号为CN10193630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扇风叶,包括圆柱形叶毂和一片以上叶片,叶毂圆柱面半径为r,与叶毂圆柱面同心的半径为R的不同圆柱面所截得的叶片横截面的圆弧中点的连线为曲线L1,叶片的叶根弦线中点与风叶中心点O的连线为L2,圆弧中点和风叶中心点O的连线为L3,L2与L3之间的夹角A1称为叶片净弯曲角;通过叶片导边切点a和中心点O的连线为L4,该导边切点a的切线L5与L4的夹角A2称为导边弯曲角,风叶旋转平面和通过与轮毂圆柱面同心的半径为R的不同圆柱面所截得的叶片横截面的弦线的夹角Q称为叶片安装角。该技术方案通过最佳的参数匹配,使风扇在工作时能达到最佳的风量及降低噪音的目的。
公开号为CN10234563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扇风叶,包括圆柱形轮毂和一片以上叶片,轮毂的圆柱面半径为R0,与轮毂的圆柱面同心的半径为RX的不同圆柱面所截得的叶片横截面与叶片的两个表面相交为第一曲线及第二曲线,分别与第一曲线及第二曲线相切的圆的圆心连线为叶片横截面的中线L1,中线L1两端点的连线为弦长L2,长度为b,弦长L2与轮毂端面的夹角为叶片安装角β,中线L1法向上的叶片最大厚度tmax与弦长长度b的比值为相对厚度t,即t=tmax/b。该技术方案通过对叶片安装角β、弦长b及相对厚度t的最优匹配设计,使得各叶片横截面处于最佳效率位置,从而整体提高了风扇空气的流动效率,降低风扇噪音,且风叶正转或反转时出风效果相近,另外相对厚度t的递减,有利于叶片内部应力的分散,延长风叶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仿生风扇风叶,不仅提高了风扇风叶的风量与能效,而且能够抑制高频噪声,减小运转噪声,从而有效提高风扇风叶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9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下一篇:扇叶单元及其扇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