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的构建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0045.9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4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南宁;朱冬舟;胡伟;乔胜;费翔;叶智峰;王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江 水域 栖息地 构建 自然栖息地 自然水域 浅水区 浅滩区 修复区 深潭 生境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方案构建 近似模拟 生境模拟 水位升降 排水泵 投食区 进水 驯养 栖息 水位 陆地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栖息地生境模拟技术领域的一种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的构建设施。技术方案为:包括栖息地构建区,所述栖息地构建区至少包括水域部分和陆地部分的修复区;所述水域部分与自然水域连通;所述水域部分至少包括深潭区、浅水区和浅滩区;所述深潭区和所述浅水区之间采用水位升降构件实现分离;所述浅滩区沿所述水域部分的四周岸线设置,所述修复区内设置进水和排水泵闸系统,控制所述水域部分的水位高低及与所述自然水域的连通;所述修复区与所述水域部分的接壤处设置若干投食区。采用此技术方案构建的长江江豚栖息地可近似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生境,为长江江豚放流提供良好的野化驯养生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栖息地生境模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淡水豚类的野化驯养栖息地生境构建技术。
背景技术
长江江豚是一种小型齿鲸,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江豚属,俗称“江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等内陆水域,现存数量仅为1040余头。长江江豚是长江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生物和“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和唯一淡水豚类,也是全球重要的珍稀淡水鲸类物种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栖息地环境日趋恶化,种群数量逐年下降,年下降速率达15%。为有效遏制长江江豚种群衰退的趋势,目前主要采取成立江豚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措施进行长江江豚保护和人工繁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318575B,公告日2013.07.24,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公开了采用网箱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养殖和暂养江豚的方法。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5850815A,公布日2016.08.17,实用新型名称为模拟自然环境的江豚暂养设施及暂养方法,公开了通过网箱进行隔离模拟自然环境的江豚暂养设施。目前对于江豚保护采用的栖息地生境构建技术主要以服务迁地江豚、抢救江豚的转运、暂养为目的,一般多采用网箱或网箱隔离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养殖和暂养江豚。由于现有这种生境构建技术难以模拟江豚生活栖息的自然环境,经暂养的江豚也只能适应半人工的封闭水域生存。虽然上述技术对于现有江豚数量的保护具有较好的作用,但难以满足江豚野化和自然放流的驯养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长江江豚栖息地构建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的构建设施,采用此技术方案构建的长江江豚栖息地可近似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生境,为长江江豚放流提供良好的野化驯养生境。
本实用新型的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的构建设施,包括栖息地构建区,栖息地构建区至少包括水域部分和陆地部分的修复区;水域部分与自然水域连通;水域部分至少包括深潭区、浅水区和浅滩区;深潭区和浅水区之间采用水位升降构件实现分离;浅滩区沿水域部分的四周岸线设置,修复区内设置进水和排水泵闸系统,控制水域部分的水位高低及与自然水域的连通;修复区与水域部分的接壤处设置若干投食区。
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中:浅滩区为长江江豚食物储备区,位于水域部分的四周。深潭区、浅水区是长江江豚主要觅食和活动场所,深潭区主要为长江江豚休息区,可考虑搭建遮阳棚或种植大树冠的树满足夏季的遮阴需求。浅水区和深潭区之间设置水位升降构件,这样可通过水位升降对开展水域部分的维护、长江江豚检查等工作。
为使栖息地兼顾长江江豚休息、觅食和活动需求、科研、救护和检查需求、以及水域维护需求,需在深潭区和浅水区之间采用水位升降构件实现分离。当需要开展科研、救护和检查需求时,可以将江豚转移至浅水区,可通过升降构建实现分离,在浅水区降低和控制水位,开展相应的工作。当需要开展水域维护时,也可通过水位升降构件实现分离,分别对浅水区、深潭区进行维护,同时不影响长江江豚日常栖息需求。
修复区内设置的具备水位控制条件的泵闸系统。通过泵闸设施可实现内部的水域部分水位的高低调控、与外部自然水域进行水力连通以方便未来长江江豚的自然放流。考虑将来长江江豚的出游,闸门宜设置在临自然水域侧。泵闸系统本身属于现有技术,可采用现有成熟技术实现本专利技术中的水位控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0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族箱洁具
- 下一篇:一种蓄水池恒定水位自动补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