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冷却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0733.5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8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平;陈银满;陈熙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杨觅 |
地址: | 2230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电容 冷却池 导向辊 膜生产 冷却成型装置 散热扇 本实用新型 冷却通道 出料辊 进料辊 制冷池 凹形 循环出水管 循环进水管 凹槽两侧 冷却成型 冷却效果 冷却水 体内部 风冷 绕过 水冷 水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冷却成型装置,包括冷却池体、聚丙烯电容膜、第一散热扇、刮水头、循环进水管、制冷池和循环出水管,所述冷却池体内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冷却池体与凹槽之间形成有凹形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池体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进料辊和出料辊,所冷却池体内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且聚丙烯电容膜依次绕过进料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和出料辊,所述凹形冷却通道内底部设置有冷却水,所述凹槽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所述冷却池体一侧安装有制冷池,本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冷却成型装置,通过风冷和水冷相结合,提高了聚丙烯电容膜生产冷却成型的效率,冷却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冷却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而依塑料薄膜的种类又被分别称为聚乙酯电容(又称Mylar电容),聚丙烯电容(又称PP电容),聚苯乙烯电容(又称PS电容)和聚碳酸电容,膜电容器可分为直流薄膜电容器和交流薄膜电容器两大类:直流薄膜电容器是指工作在以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中的薄膜电容器,可分为通用类、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类、脉冲类和精密类四类;交流薄膜电容器是指工作在以交流电源供电的电路中的薄膜电容器,按功能分电动机启动运行、功率因素补偿等。聚丙烯电容膜生产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现有的聚丙烯电容膜生产冷却成型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冷却成型装置,只能进行单一的风冷或者水冷,冷却效果较差,难以满足聚丙烯电容膜生产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冷却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冷却成型装置,包括冷却池体、聚丙烯电容膜、第一散热扇、刮水头、循环进水管、制冷池和循环出水管,所述冷却池体内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冷却池体与凹槽之间形成有凹形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池体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进料辊和出料辊,所冷却池体内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且聚丙烯电容膜依次绕过进料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和出料辊,所述凹形冷却通道内底部设置有冷却水,所述凹槽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所述冷却池体一侧安装有制冷池,且制冷池两端通过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与冷却池体两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一侧均安装有输送电机。
优选的,所述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进水泵和出水泵,所述循环出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凹槽和冷却池体一端上侧安装有支架,支架一侧通过弹簧安装有挤水板,且挤水板内侧安装有刮水头,刮水头采用海绵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关于凹槽中部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能够对聚丙烯电容膜进行吹风,从而进行风冷,而且聚丙烯电容膜穿过凹形冷却通道底部的冷却水,从而进行水冷,通过风冷和水冷相结合,提高了聚丙烯电容膜生产冷却成型的效率,冷却效果较好,通过制冷池两端通过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与冷却池体两端连接,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循环流动冷却,提高了水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池体、2-凹形冷却通道、3-聚丙烯电容膜、4-进料辊、5-第一导向辊、6-第二导向辊、7-出料辊、8-第一散热扇、9-凹槽、10-第二散热扇、11-支架、12-弹簧、13-刮水头、14-挤水板、15-循环进水管、16-进水泵、17-冷却水、18-制冷池、19-阀门、20-循环出水管、21-出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0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