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次提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0996.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颜料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15 | 分类号: | C01B32/215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纯装置 煅烧炉 搅拌电机 转动轴 石墨 安全性能 活塞套管 氢氧化钠 安装板 搅拌杆 化学反应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高温煅烧 均匀排布 上固定套 加热管 输出轴 封堵 气缸 外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纯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次提纯装置,包括煅烧炉,所述煅烧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煅烧炉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排布的加热管,所述煅烧炉底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活塞套管,所述活塞套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封堵气缸。该分次提纯装置,通过搅拌电机与转动轴、搅拌杆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将石墨与氢氧化钠进行搅拌,便于对石墨进行高温煅烧,加快了石墨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解决了人工搅拌安全性能较差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次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是一种高能晶体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导电、导热、润滑、耐高温、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使其在高性能材料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环保、化工、耐火、电子、医药、军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的高碳石墨产品已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石墨的纯度,需要利用提纯装置对普通石墨进行提纯。
现有的石墨提纯技术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浮选法、碱酸法、氢氟酸法、氯化焙烧法以及高温提纯法,其中碱酸法时石墨化学提纯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工艺方法,目前一些设备在进行石墨煅烧的时候仍需要人工进行搅拌,这样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次提纯装置,具备安全性能高、提纯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人工搅拌安全性能较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次提纯装置,包括煅烧炉,所述煅烧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煅烧炉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排布的加热管,所述煅烧炉底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活塞套管,所述活塞套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封堵气缸,所述封堵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活塞套管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堵头,所述活塞套管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应池的侧面,所述反应池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Ⅰ,所述反应池内腔的一侧与隔板Ⅰ之间的区域为清洗池Ⅰ,所述反应池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Ⅰ一侧的隔板Ⅱ,所述隔板Ⅰ与隔板Ⅱ之间的区域为酸浸池,所述反应池内腔的另一侧与隔板Ⅱ之间的区域为清洗池Ⅱ,所述反应池内壁的底部固定有导轨滑轨组,所述导轨滑轨组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传动气缸,所述传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螺纹连接有盛放装置,所述滑动板的侧面固定套装有丝杆螺母,且丝杆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活动套接在反应池的两侧,所述丝杆延伸至反应池外部的一端固定套接在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的侧面与反应池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煅烧炉内腔的底部设置为斜面,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底部的形状为倒三角型,且搅拌杆的底部与煅烧炉内腔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搅拌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活塞套管的内部与煅烧炉和出料管的内部相连通,且活塞套管的内径值等于堵头的外径值。
优选的,所述盛放装置的底面和前后左右四个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形通孔,且盛放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把手。
优选的,所述隔板Ⅰ与隔板Ⅱ的高度值相同,且隔板Ⅰ与隔板Ⅱ的间距值以及隔板Ⅰ到反应池内壁的距离值、隔板Ⅱ与反应池内壁的距离值均大于盛放装置的宽度值。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颜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0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