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LED汽车灯的灯光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1622.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杰;高辉;顾火军;刘鹤鸣;万海峰;关辉辉;李康康;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光泰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3143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路 恒流驱动芯片 控制器 编码开关 输出端 旋转式 本实用新型 管理装置 电连接 发送控制指令 输入端电连接 行车安全性 灯光 控制指令 驱动指令 照明安全 电源端 控制端 色温 发送 节能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LED汽车灯的灯光管理装置,包括:控制器、两路旋转式编码开关、两路恒流驱动芯片和两路LED灯;两路旋转式编码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路恒流驱动芯片的控制端电连接,两路恒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两路LED灯的电源端电连接,通过两路旋转式编码开关向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器根据控制指令向两路恒流驱动芯片发送驱动指令,以调节两路恒流驱动芯片输出的电流大小,调节两路LED灯的色温和亮度,且两路LED灯的色温范围不同。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LED灯的色温和亮度,提高汽车灯的照明安全以及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又实现了节能,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LED汽车灯的灯光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灯安装在车身前部车头处,在夜晚或者光线较差环境中使用,因此,汽车灯的照明效果是影响汽车在黑暗环境中安全行驶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灯照明效果由灯的亮度、色温等因素决定,如果汽车灯照明效果不理想会影响驾驶员对黑暗环境中的障碍物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目前,汽车灯多采用HID氙气灯、LED、卤素灯照明,且采用固定色温技术,不可动态变换色温。高色温的白色光线可视好,但穿透力弱,在雾天、雨天影响可视范围和距离;低色温的光穿透力好,但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此亟需一种技术方案,能够方便随时调节色温和调节亮度,且操作简单,性能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LED汽车灯的灯光管理装置,能够实现控制LED汽车灯的色温和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LED汽车灯的灯光管理装置,包括:控制器、两路旋转式编码开关、两路恒流驱动芯片和两路LED灯;
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路旋转式编码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路LED灯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路旋转式编码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路LED灯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路旋转式编码开关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发送第一驱动信号分别至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和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和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分别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分别控制第一路LED灯的亮灭和第二路LED灯的亮灭;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路旋转式编码开关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第二驱动信号分别至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和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和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分别根据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分别控制第一路LED灯的亮度和第二路LED灯的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路LED灯的色温范围为:3000K-3500K;所述第二路LED灯的色温范围为:6000K-6500K。
进一步的,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外部终端发送的第三控制指令和第四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和第四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后发送第一驱动信号分别至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和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四控制指令后发送第二驱动信号分别至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和第二路恒流驱动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路恒流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控制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电流,使所述第一路LED灯处于第一亮度状态、第二亮度状态或第三亮度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光泰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光泰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1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