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应急数据投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2692.3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2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斌;周武西;仙清光;廖代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兴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带轮 连接固定 第二轴 六轴 齿轮啮合传动 发条弹簧 驱动组件 投射系统 应急数据 导向轮 第三轴 绕线轮 拉绳 轴体 本实用新型 带传动结构 输出轴连接 一端连接 第一轴 可转动 驱动板 驱动轴 绕过 皮带 装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应急数据投射系统,包括第三拉绳,第三拉绳一端与驱动轴连接固定、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与绕线轮连接固定;第一导向轮、绕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第二轴体还与发条弹簧一端连接固定,发条弹簧另一端与第四轴体连接固定;第二轴体上还安装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第一带轮安装在第三轴体上;第三轴体上还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可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可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五轴体、第六轴体上,第六轴体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第六轴体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板可转动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类似于飞机黑匣子的数据投射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应急数据投射系统。
背景技术
轮船目前已经成为施肥发达且常用的运输、生产、作业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各大河流、湖泊、海洋中,着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轮船最多的事故是沉船,虽然通过现有技术和应急救援能够使得近水域、近海的沉船事故获得较好的处理,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能获得较好的保障。
但是在远水域、远海地区,那里人烟稀少,一旦发生沉船事故,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而且由于目前的定位、通信技术其实还没有达到全球、全地区覆盖,如果在这些地区遇到事故,也导致船上的人员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也就使得外界如法进行及时的救援。特别是在发生轮船触礁事故后,其实船上的人员可以通过预备物资进行长时间等待,以给予救援人员相应的救援时间。
那么如何在信号未覆盖地区给予外接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沉船事故,如果与外界去的联系,就能使得外接人员进行及时救援、打捞,从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运输高污染性材料时(如原油),如果及时进行处理,能够及大地降低其对海洋的污染。
但是,目前轮船上只配置有救生艇之类的应急救援装置,而没有像飞机黑匣子一样的应急数据记载装置,这就使得事故发生后如果没有幸存者,那就可能导致永远找不到事故发生地点。而且一旦事故来得太快,人们是来不及乘坐救生艇逃离的。
所以,申请人认为,设计一种在发生沉船事故时自动弹射的数据承载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其类似于飞机黑匣子,能够随着水漂流至有信号地点进行事故信号传输,以方便人们进行救援和应急处理,同时,其承载事故发前轮船的信息,用于方便寻找事故点、方便进行事故分析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应急数据投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拉绳,第三拉绳一端与驱动轴连接固定、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与绕线轮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一导向轮、绕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所述的第二轴体还与发条弹簧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发条弹簧另一端与第四轴体连接固定,且初始状态时,发条弹簧缠绕在第四轴体上;
所述的第二轴体上还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的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带轮安装在第三轴体上;
所述的第三轴体上还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可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可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五轴体、第六轴体上,所述的第六轴体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第六轴体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板可转动装配。
优选地,第五轴体一端装入切换筒内,所述的切换筒内部为中空的切换内筒,所述的切换内筒与第五轴体一端可滑动装配,所述的第五轴体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五轴体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用于使切换内筒产生向右移动的力;
所述的切换筒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推杆电机的伸缩轴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兴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兴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2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