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3316.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章烨;石艳玲;蒋梦然;刘东伟;罗群;刘志杰;王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水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植物 点源污水 处理区 生物膜反应区 处理装置 高效净化 移动床 吸附 本实用新型 挡板 载体吸附 排污口 微生物降解 农村河道 物理过滤 出水口 排水量 悬浮物 湖塘 排涝 沉淀 水体 防洪 河道 净化 吸收 | ||
1.一种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吸附处理区(1)、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和水生植物区(3),所述载体吸附处理区(1)设于点源污水的排污口下方,所述载体吸附处理区(1)外侧依次设有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和水生植物区(3),所述载体吸附处理区(1)、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和水生植物区(3)中相邻两区之间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1)所述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滤兜(5),所述滤兜(5)设于所述载体吸附处理区(1)内且设于点源污水的排污口下方;
a2)载体吸附处理区(1)的出水口设于载体吸附处理区(1)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之间挡板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特征a1)中,所述滤兜(5)呈锥柱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特征a2)中,载体吸附处理区(1)的出水口上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内,排水管的出水口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底部的距离大于载体吸附处理区(1)的出水口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底部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段、垂直段和第二水平段,第一水平段的一端与载体吸附处理区(1)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与垂直段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管径为3~5c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的出水口设有若干个出水嘴(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b1)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上方设有浮板,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的浮板上设有水生植物;
b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的出水口设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与水生植物区(3)之间挡板的中部;
b3)所述水生植物区(3)上方设有浮板,水生植物区(3)的浮板上设有水生植物,和/或,水生植物区(3)的浮板下设有人工水草;
b4)所述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网格板(7),所述网格板(7)设于所述水生植物区(3)与外界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特征b2)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b21)载体吸附处理区(1)的出水口上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内,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的出水口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底部的距离小于排水管的出水口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底部的距离;
b2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2)的出水口设有筛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特征b4)中,网格板上设有若干个网格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水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启迪水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33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强化生物脱氮的过滤复氧沉淀组合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