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1549.0 | 申请日: | 201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5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杜立光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锁 前模行位 行位 本实用新型 油缸 油缸活塞杆 自锁结构 前模 模具 连接油缸 锁紧平面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注塑生产 活塞杆 抽离 解锁 面锁 模架 锁死 自锁 生产成本 加工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包括前模行位、反锁面和油缸;所述前模行位背部设置反锁面;所述反锁面下方连接油缸活塞杆,所述油缸活塞杆向下移动抽离反锁面解锁前模行位,油缸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反锁面锁死前模行位。本实用新型在行位背部会有一个自锁的锁紧平面,可以很好的将行位与模架之间进行锁死,从而达到行位无法后退的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生产质量及效率都有明显提高,同时避免产品后加工,节省人力,大幅地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注塑加工时,前模行位的进出动作由油缸控制,油缸带动前模行位在水平方向上抽芯及复位,油缸则安装在油缸固定板上。该方案运动动作没有问题,但模具上前模油缸行位在产品注塑时,受到射胶压力的迫使,会产生极大的向后倒退力,行位背后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反锁力才能达到不使行位后退的效果,油缸内没有倒退锁紧力,油缸锁紧力不足够,单靠油缸内油压来承受产品的射胶压力会不稳定,油缸内活塞会有倒退现象。这是因为单纯的油缸直线上线性抵住行位,力度往往不足够,力度没有保障。因为单靠油压力锁死,液压油是液体受大压强时液体会被压缩以及油管在受大压强时会细微涨大,就形成了油压回缩的情况,从而不能稳定锁死前模行位。
此现有技术方案没能有效控制行位倒退状况,因此生产效率低及良品率不高。其存在的缺陷有:
1.产品质量不高:行位在产品射胶的过程中易产生倒退现象,行位处在产品上会产生一圈毛刺。
2.生产效率低:白夜班共需要增加两个员工用于削除前模行位处的毛刺,良品率只有76%。
3.成本浪费:白夜班共增加两个员工用于后加工,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且有24%左右的不良品,原料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防止前模行位在注塑过程中产生倒退现象,能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包括前模行位、反锁面和油缸;所述前模行位背部设置反锁面;所述反锁面下方连接油缸活塞杆,所述油缸活塞杆向下移动抽离反锁面解锁前模行位,油缸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反锁面锁死前模行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前模行位的油缸转90度安装,行位背部增加一个反锁面,在油缸没有抽动的情况下,前模行位会被锁死无法向后倒退。只有当油缸开始抽芯,先将反锁面抽出后,行位才可以向后运动。从而实现行位倒退反锁的功能。这样只需要一个最简单型号的油缸便能做出前模行位的反锁效果,使产品的生产质量稳定,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大大地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在行位背部会有一个自锁的锁紧平面,可以很好的将行位与模架之间进行锁死,从而达到行位无法后退的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生产质量及效率都有明显提高,同时避免产品后加工,节省人力,大幅地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反锁面为反锁滑块,所述模具行位背部开有斜向T型槽,反锁滑块前部形成斜导柱,斜导柱两侧有棱柱卡在T型槽内,在T型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反锁面还包括行位反锁压板,所述反锁滑块安装在行位反锁压板槽内,所述油缸连接在行位反锁压板下,反锁滑块随活塞杆在行位反锁压板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行位反锁压板固定在模具壳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防止油缸活塞杆不能承射胶压力,在反锁滑块后设置行位反锁压板,通过行位反锁压板可以进一步锁死前模行位,此外反锁压板还具有油缸固定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前模行位与反锁滑块结合面交错形成反锁滑块面;油缸工作时,带动反锁滑块向下运动,当反锁滑块向下运动滑出反锁滑块面时,反锁滑块上棱柱与T形槽B面相结合,带动前模行位向外运动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1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利用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螺帽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