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净化用碳吸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2039.5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惠文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贺康饮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净化 过滤盒 本实用新型 水净化腔 定位杆 定位孔 碳吸附 内胆 过滤净化功能 活性炭 顶面开口 快速更换 外壳内部 中间设置 出水口 活动式 上端 插拔 底面 位杆 装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净化用碳吸附结构,包括水净化外壳以及设置于水净化外壳内部的水净化内胆,水净化内胆的底部设置设置有一出水口,其中间设置有一个水净化腔,所述水净化腔的顶面开口,底面设置一定位杆,定位杆上端定位装入一活动式的过滤盒,过滤盒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插入于定位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插拔的方式可快速更换过滤盒,进而能够方便的对活性炭进行更换,且具有非常好的过滤净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净化用碳吸附结构。
背景技术
水净化器中,为了更好的对过滤水进行吸附净化,因此会在水净化器内设置活性炭,活性炭在吸附久后,其吸附过滤功能便会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而现有技术中,活性炭更换不便,更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一般人都不会更换,特别是家用净水器,使用者更不会更换活性炭,而且,活性炭一般都只是单层,为了增加吸附效果,会增加双层,甚至多层,而多层的结构无疑会增加整个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净水器内部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净化用碳吸附结构,采用粗精两次过滤吸附方式,粗过滤的水能够充分与隔离腔内的活性炭接触,能够利用隔离腔内的水吸附掉大量的漂浮物,再精过滤水,因此能够利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更高效的过滤以及吸附,且更换非常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水净化用碳吸附结构,包括水净化外壳以及设置于水净化外壳内部的水净化内胆,水净化内胆的底部设置设置有一出水口,其中间设置有一个水净化腔,所述水净化腔的顶面开口,底面设置一定位杆,定位杆上端定位装入一活动式的过滤盒,过滤盒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插入于定位杆上;
所述过滤盒的中间具有一个隔离腔,隔离腔的底部垂直设置一进水管,进水管内部设置有进水通道,隔离腔内填充有活性炭层,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小孔,所述水净化腔内固定安装一个以上的中间盒,中间盒套装于过滤盒的外部,所述中间盒自上而下装入一个以上的导水管,导水管自上而下贯穿整个中间盒,且导水管上下伸出端均开口,所述中间盒内均开设一个进水腔,所述隔离腔的内壁正对着进水腔均开设一个以上的排水小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个以上的导水管上均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通孔与导水管内部的排水通道相通,所述通孔内均塞入有活性炭,进水腔内的水穿过通孔内的活性炭进入到导水管内部的排水通道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接口,进水接口外部接一进水管,进水管内部的进水通道底部封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间盒的中间开设一个上下贯穿的圆形装配腔,所述过滤盒均穿过各中间盒中间的圆形装配腔,所述圆形装配腔内壁均设置有一层防水硅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粗过滤时,过滤水能够充分与隔离腔内的活性炭接触,其不是采用层状的过滤方式,过滤方式更加的彻底,且粗过滤后能够通过淋洒的方式二次精过滤,水净化效果大大提升,而且整体结构非常简单;
拆卸更换时,只要向外取出过滤盒,然后倒出隔离腔内的活性炭,然后装入新的活性炭,再插入过滤盒,即可完成整个安装,任何人都能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贺康饮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贺康饮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2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