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处理涂装废气的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2515.3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0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章宇;王健;朱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晨睿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78;B01D53/7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框架 烟囱 净化效果 尾气 本实用新型 废气净化器 蜂窝活性炭 干式过滤器 净化系统 有机废气 吸附箱 光氧 涂装 催化 废气 废气净化系统 尾气净化效果 二级喷淋塔 一级喷淋塔 离心风机 喷淋装置 吸收处理 储液筒 旋流板 变差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涂装废气的净化系统,包括一级喷淋塔、二级喷淋塔、干式过滤器、UV光解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蜂窝活性炭吸附箱、离心风机、烟囱,烟囱内设有填料框架。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尾气净化效果的优点。在干式过滤器、UV光解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蜂窝活性炭吸附箱等装置的处理效果变差或失效的情况下,利用烟囱内的填料框架进一步净化尾气,从而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当上述装置的处理效果正常时,烟囱内的填料框架可作为辅助,进一步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利用烟囱内的储液筒、填料框架、喷淋装置及旋流板依次对有机废气进行吸收处理,从而提高了尾气中有机废气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涂装废气的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不可避免的排放出大量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一般包含碳烃化合物、苯及苯系物、醇类、酮类、酚类、醛类、酯类、胺类、腈、氰等。在石油炼制、涂料涂装、漆包线等化工行业以及电子、铸造、纺织、印刷、皮革、鞋业、家具及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行业中,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例如,在钢(铝)板彩涂生产线生产时,涂敷涂料的钢带进入烘房对涂料进行固化烘干,涂料中有机溶剂在烘房内蒸发形成有机废气,随烘房的排风 系统排出,将对周围环境形成污染,有机废气排放到大气环境中通过系列化学反应引发环境污染。又例如,一些活性强的有机废气可以与另一种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引起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有机废气也可以经过复杂过程成核长大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而二次有机气溶胶正是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废气本身对人体健康也能构成巨大威胁,例如常见的如甲醛、苯、甲苯等具有致癌、致畸的危害。因此,要去除光化学烟雾,降低颗粒物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有机废气的处理势在必行。
有机废气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光氧催化氧化、吸附法、生物过滤法、热力燃烧法、水吸收法、药液吸收法等,市面上对应各种方法均有装置可售,现在的车间净化工程基本上都是将各个具有特定功能的装置相连,然后引入有机废气即可。由于各个具有特定功能的装置的处理效果会受到药品用尽、突发故障、零部件维护保养等因素影响,导致净化后排出的尾气仍然不能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涂装废气的净化系统,具有提高尾气净化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处理涂装废气的净化系统,包括设于车间外且依次相连的一级喷淋塔、二级喷淋塔、干式过滤器、UV光解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蜂窝活性炭吸附箱、离心风机、烟囱,一级喷淋塔通过管道与车间连接,烟囱内设有填料框架,填料框架上设有气孔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干式过滤器、UV光解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蜂窝活性炭吸附箱等装置的处理效果变差或失效的情况下,利用烟囱内的填料框架进一步净化尾气,从而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当上述装置的处理效果正常时,烟囱内的填料框架可作为辅助,进一步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烟囱内设有储液筒,储液筒位于填料框架的下方,烟囱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储液筒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储液筒内加入功能药液,尾气中的有机废气与功能药液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尾气中有机废气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烟囱上设有加料口,加料口与储液筒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向储液筒中加药。
优选的,所述烟囱上设有伸至储液筒内的鼓泡管,鼓泡管靠近末端处设有通孔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鼓泡管向储液筒内吹气,利用气泡促进储液筒内药液流动,还能增加有机废气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氧气供应,从而加剧机废气与药液的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晨睿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晨睿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2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处理工程的臭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