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融合机器视觉和超声检测圆柱形壳体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5681.9 | 申请日: | 201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6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马煜中;杨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G01N29/06;G01N29/26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壳体 测臂 无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超声检测 机器视觉 进给装置 旋转装置 超声传感器 进给运动 可靠性能 驱动 融合 体内部 圆柱壳 三轴 伸入 光源 判定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合机器视觉和超声检测圆柱形壳体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测臂(5)、测臂进给装置、圆柱形壳体旋转装置。测臂进给装置用于驱动测臂(5)进行三轴方向的进给运动。圆柱形壳体旋转装置用于驱动待测圆柱形壳体零件旋转。测臂(5)末端伸入圆柱形壳体(9)内,测臂(5)端部设有CCD相机(6)、光源(7)、超声传感器(8)。本实用新型对圆柱壳体内部质量的判定准确,不易产生错判或漏判,可靠性能好,并且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融合机器视觉和超声检测圆柱形壳体的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壳体结构在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适用于航天领域,交通运输领域、物料储存领域,以及其他一些场合,由于其特殊的设计要求,在制造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损伤或者形状的检测。
目前,大型圆柱形壳体结构质量的检测一般采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检测人员对于缺陷进行人工判读,此种判定方法对检测人员的经验值要求较高,给圆柱型壳体结构内部质量的判定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另外,通过检测人员对于缺陷进行人工判读,采用此种方法不但对圆柱壳体结构内部质量的判定不准确,极易产生错判或漏判,可靠性较差,并且还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对圆柱形壳体结构内部质量的判定准确、不易产生错判或漏判、可靠性能好、并且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检测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融合机器视觉和超声检测圆柱形壳体无损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对圆柱形壳体结构内部质量的判定准确、不易产生错判或漏判、可靠性能好、并且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融合机器视觉和超声检测圆柱形壳体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臂、测臂进给装置、圆柱形壳体旋转装置;
所述测臂进给装置包括第一基座、X轴丝杠、Y轴丝杠、Z轴丝杠、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基座上通过轴承安装X轴丝杠,第一电机驱动连接X轴丝杠,X轴丝杠上螺纹连接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上通过轴承安装Y轴丝杠,Y轴丝杠上螺纹连接第二活动块,第二电机驱动连接Y轴丝杠;第三活动块上通过轴承安装Z轴丝杠,Z轴丝杠上螺纹连接第三活动块,第三电机驱动连接Z轴丝杠;第一活动块与X轴丝杠、第一活动块与Y轴丝杠、第三活动块与Z轴丝杠分别组成滚珠丝杠结构;
所述圆柱形壳体旋转装置包括第四电机、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支撑轮,第四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连接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支撑轴沿X轴且间隔设置,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上分别安装支撑轮,支撑轮上放置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轴向沿X轴设置;
所述测臂设置在第三活动块上,测臂沿X轴设置,测臂末端伸入圆柱形壳体内,测臂端部设有CCD相机、光源、超声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X轴导轨,第一活动块安装在X轴导轨上;第一活动块上设有Y轴导轨,第二活动块安装在Y轴导轨上;第二活动块上设有Z轴导轨,第三活动块安装在Z轴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通过支撑杆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二基座位于第一基座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设有角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测臂、CCD相机、光源和超声传感器分别通过控制线连接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上均设有两个支撑轮,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上的支撑轮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光源为环形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5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